第57章 虚实相间

作品: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作者:花小容|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08:24:09|字数:5372字

东线的和约虽已初步达成,但墨水未干,信任更是薄如蝉翼。

无论是成都深宫的病榻之忧,还是建业朝堂的猜忌算计,都让这份和平脆弱得如同初春的冰面。

诸葛亮与陈到深知,必须在这冰面彻底碎裂之前,施加最后的关键影响,让东吴彻底熄灭趁火打劫的妄想。

两道指令,一明一暗,一柔一刚,从成都丞相府飞快传出,分别送往建业邓芝处与夷陵陈到军中。

建业,吴宫偏殿:似无意,实有心的低语

谈判桌已从剑拔弩张转向了细节磋商。关于互市口岸的设置、关税的具体比例、战俘交换的流程等条款,双方官员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这一日,双方正为战俘名册的核对问题争执不下时,蜀汉副使似乎因连日劳累,加之江南气候不适,突然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脸色涨得通红。

主使邓芝见状,眉头微蹙,略带歉意地对东吴主谈顾雍道:“顾公见谅,我等北人,初至江东,水土不服,属下偶感风寒,失礼了。”

顾雍自然表示无妨,还关切地询问是否需要太医。

邓芝摆摆手,叹了口气,仿佛不经意地感慨道:“无妨无妨,些许小恙,调养几日便好。说起来,我等离成都时,陛下亦因汉中大捷后诸事繁杂,偶感风寒,龙体微恙,还嘱咐我等南下需注意水土呢。陛下尚且如此,何况我等臣子。”

他的声音不高,语速平常,仿佛只是随口一提,说完便立刻将话题拉回战俘名册上:“关于第三册第七页那名队率…”

然而,这句看似无心的话,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东吴众臣心中瞬间荡开层层涟漪!

刘备…病了?只是偶感风寒?还是…?

顾雍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张昭抬起眼皮,若有所思。就连记录文书的小吏,笔尖也似乎停顿了半秒。

邓芝却恍若未觉,依旧专注于眼前的条款争论,表情认真无比。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蕴含的信息却极为丰富:

1. 承认有事: 不否认刘备身体有问题,避免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2. 定性为“小恙”: 强调只是“偶感风寒”、“龙体微恙”,将其定义为常见的、不严重的疾病。

3. 关联“政务繁忙”: 将病因归结于“汉中大捷后诸事繁杂”,合情合理,暗示只是劳累所致。

4. 陛下依然掌控大局: 还能嘱咐使者,说明神志清醒,仍在理政。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既回应了东吴可能听到的风声,避免了对方因完全被蒙在鼓里而产生的猜疑和冒险冲动,又传递出“局面仍在掌控”、“并非重病”的信号,更隐隐透露出蜀汉目前“急需稳定后方”的潜在需求——这反而让消息显得更加真实。

东吴众臣都是人精,自然听得懂弦外之音。

他们不会全信,但也不敢不信。

继续试探?万一真是小病,岂不显得小家子气?若因此破坏和谈,更得不偿失。

完全不信?若刘备真的只是小恙,蜀汉实力未损,此时挑衅绝非明智之举。

邓芝这“不经意”的透露,如同一道精巧的心理枷锁,让东吴在“冒险一搏”和“维持和约”之间,更倾向于后者。

夷陵前线,月黑风高:白毦无声,惊雷乍现

与此同时,夷陵城外,长江南岸。

夜色浓重,江水呜咽。吴军虽然已停止大规模进攻,但防线依旧严密,巡逻队往来不绝,哨塔上火通明,防备着可能来自城中的反击。

然而,他们防备的方向错了。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下游险峻的江岸边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口中衔着一根细长的芦管,向着吴军防线侧翼的一处隐蔽滩头潜去。

紧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足足数十道黑影,如同水鬼般,借着夜色和江涛声的掩护,悄然渡江。

他们是陈到麾下最精锐的白毦兵,精通水性,擅长夜战和渗透。

上岸后,他们迅速消失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

没有火光,没有言语,只有手势和细微的鸟鸣声作为交流。

他们的目标,并非攻城略地,而是吴军防线后方的一处前沿哨所。

这里驻扎着约一个队的吴军,负责监视一段江面和通往夷陵的小路,位置相对突出。

白毦兵如同暗夜的狩猎者,无声无息地清除掉外围的暗哨,迅速包围了那处灯火依稀的哨所。

“行动!”带队校尉猛地一打手势!

“咻咻咻!”几声轻微的弩机响动,哨塔上两名正在打盹的吴军哨兵应声倒地。

几乎同时,数名白毦兵如同猎豹般扑入哨所营房!

刀光闪烁,血花迸溅!

许多吴军士兵还在睡梦中便已丧命,偶尔有惊醒试图反抗的,也迅速被配合默契、手法狠辣的白毦兵格杀或制服!

整个过程,快、准、狠!

不超过一炷香的时间,这座前沿哨所便已易主。除了刻意留下的几个活口,其余吴军尽数被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方便以后阅读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第57章 虚实相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第57章 虚实相间并对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