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历史人物,那可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朵奇葩——智伯瑶。这位老兄要是活在今天,绝对是那种天天上热搜的霸道总裁,只不过他的最后把自己给了。咱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位晋国末期的风云人物,看看他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一、智氏家族的富N代接班记
话说这智伯瑶啊,那可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主儿。智氏家族在晋国那是数一数二的豪门,相当于现在的马云马化腾加起来再乘以二。他爹智宣子要选继承人的时候,家族里有个明白人叫智果的,就劝他:老板啊,您家这瑶少爷虽然长得帅、脑子快、口才好,但是有个致命缺点——不仁厚啊!您要是让他接班,咱们智氏怕是要凉凉。
智宣子一听就不乐意了:我儿子这么优秀,你说他不行?你这是嫉妒!结果智果一看劝不动,直接带着自己这一支改姓了,表示要跟智氏划清界限。这操作,简直就是春秋版的分家产前传。
咱们的智伯瑶少爷就这样顺利接班了。刚上任那会儿,那可真是风光无限。长得帅(史书记载美须长大),口才好(射御足力),还特别有艺术细胞(伎艺毕给)。放到现在,那就是妥妥的国民老公,微博粉丝随随便便几千万那种。
二、霸道总裁的职场PUA
智伯瑶上任后,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的管理才能。当时晋国是六卿掌权,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六个大家族把持朝政。咱们的智总一看这局面就不爽了:这么多CEO,公司还怎么发展?得想办法把他们都挤兑走!
他先联合赵、韩、魏三家,把范氏和中行氏给干掉了。这一仗打得漂亮,智总的威望蹭蹭往上涨。但问题来了——剩下的四家怎么分赃?智伯瑶眼珠子一转:这样吧,咱们晋国传统是老大拿大头,我智氏功劳最大,多拿点不过分吧?
于是这位爷就开始了他着名的割地运动。先找韩康子要地,韩康子心里mmp但面上还得笑嘻嘻:给给给,智总说得对!再找魏桓子要地,魏桓子咬碎牙往肚里咽:智总英明,我这就去准备地契!
最后轮到赵襄子了,这位赵老板是个硬骨头:要地没有,要命一条!智伯瑶一听就火了:小样儿,给你脸了是吧?当即联合韩、魏两家准备教训赵襄子。
三、酒桌上的致命装X
要说这智伯瑶最着名的轶事,还得数那次着名的酒局。有一次他宴请韩康子和魏桓子,酒过三巡,这位爷就开始飘了。他拍着韩康子的肩膀说:老韩啊,你知道吗?你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转头又对魏桓子说:老魏啊,你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识相!
这还不算完,他还指着两人的鼻子说:你们俩啊,就是不如我!我智伯瑶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华有才华,要武力有武力,你们拿什么跟我比?韩康子和魏桓子只能赔笑,心里怕是已经骂了一万句mmp。
更绝的是,他还让手下人拿酒泼赵襄子的脸(虽然赵襄子没在场),说什么这就是不听话的下场。这操作,简直就是把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四、水淹晋阳与三家分智
赵襄子拒绝割地后,智伯瑶带着韩、魏两家围攻赵氏的晋阳城。这一围就是三年,晋阳城愣是没打下来。智伯瑶急眼了,想出一条毒计——引汾水灌城!
这一招确实狠,晋阳城城不浸者三版,意思是水都快淹到城墙顶了。智伯瑶得意洋洋地带着韩康子和魏桓子视察战果,说了句千古名言: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这话一出口,韩康子和魏桓子对视一眼,心里咯噔一下——妈呀,汾水可以淹晋阳,那绛水就能淹我们韩氏的平阳,汾水也能淹我们魏氏的安邑啊!这智伯瑶今天是淹赵家,明天不就轮到我们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襄子派使者偷偷联系韩、魏两家,来了个反智联盟。一夜之间,形势逆转,韩魏两家反水,和赵家里应外合,把智伯瑶给包了饺子。
最讽刺的是,他们用的正是智伯瑶的计策——水攻。只不过这次被淹的是智伯瑶自己的军营。史书记载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瑶的军队大乱,韩魏两家趁机从两翼夹击。
五、头骨酒杯的传说
智伯瑶兵败被杀后,赵襄子干了一件特别狠的事——把智伯瑶的头骨做成酒杯!每次宴请宾客就用这个酒杯喝酒,还解释说:这是为了让后世的人记住,不要像智伯瑶那样狂妄自大。
这个头骨酒杯后来还引发了一段恩怨。智伯瑶的家臣豫让为了给主公报仇,不惜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就是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就为了接近赵襄子行刺。虽然最后没成功,但这段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倒是流传千古。
六、历史评价与现代启示
后世对智伯瑶的评价可谓两极分化。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他贪而好胜,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更是把他作为反面教材,说他才胜德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智商高情商低,能力大格局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