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半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深海堡垒的玄铁飞舟舰队缓缓驶入赤礁岛的海港时,何太叔的瞳孔骤然收缩,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震撼。
他原本以为所谓的“飞舟”不过是稍大些的渡船,可眼前这数十艘庞然大物,每一艘都长达六百余丈,宽逾三百丈,宛如一座座移动的钢铁山脉横亘于海天之间。
玄铁飞舟通体漆黑,表面篆刻着繁复的阵法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它们并非孤舟独行,而是数十艘并排停靠,巍峨的船身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投下的阴影笼罩了大半个港口。
一些初次见到如此壮阔景象的散修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仰首呆立,眼中满是惊骇与茫然。他们张着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仿佛被这超越认知的巨物震慑得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相比之下,常年驻守赤礁岛的仙门弟子、凡人劳工以及戍卫军士却显得格外平静。
他们或搬运货物,或低声交谈,连目光都未曾多停留片刻——毕竟,每年都有新来的修士途经此地,前往深海堡垒。
初时的震撼、失态,乃至手足无措,他们早已司空见惯。对他们而言,这些玄铁飞舟不过是日常的一部分,如同潮起潮落,不足为奇。
当何太叔随着一众修士登上玄铁飞舟后,他才真正体会到这座庞然大物的内部构造是何等精密而严苛。
整艘飞舟的底层至中层舱室,全部堆满了堆积如山的补给物资——灵晶、丹药、阵法材料、灵植矿石,乃至各类法器符箓,都被分门别类地安置在加固的货舱之中,确保航程万无一失。
而可供修士活动的区域,仅有甲板最高一层的居住区。这里虽不算宽敞,但布置得井然有序,每一间舱室都刻有隔音与防护阵法,确保修士们在漫长的航程中不受干扰。
何太叔站在舷窗前,透过厚重的玄晶琉璃向外望去。
没过多久,一阵低沉的轰鸣声自飞舟深处传来,整艘巨舰随之微微震颤,仿佛某种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
紧接着,数十艘玄铁飞舟同时启动,庞大的船体缓缓悬浮而起,却并未如寻常飞舟那般直入云霄,而是稳稳地维持在离海面仅一丈的高度。
这样的飞行方式,既是为了减少深海区域可能遭遇的罡风侵袭,也是为了借助海面灵气流动,提升航行效率。
随着船队逐渐加速,飞舟底部激荡起阵阵汹涌的浪花,而船身却稳如磐石,丝毫不受波涛影响。
随着航程的推进,玄铁飞舟的速度逐渐攀升至极限。尽管与何太叔曾经乘坐过的普通飞舟相比仍显迟缓,但如此庞大的船体能在满载货物的情况下达到这般速度,已堪称修真界炼器之道的巅峰造诣。
每一艘飞舟的龙骨与外壳皆由玄铁熔铸而成,表面镌刻着繁复的浮空与御风阵法,使得这钢铁巨兽能在浩瀚汪洋上破浪前行。
然而,即便阵法全力运转,飞舟的加速依旧艰难无比,仿佛一头负山而行的洪荒巨兽,每一步都沉重而缓慢。
时间在单调的航程中悄然流逝。
每隔约莫十一天,天象便会骤然剧变——有时是遮天蔽日的狂风呼啸,将海面撕扯出无数道狰狞的沟壑;有时是倾盆暴雨如天河倒灌,雨幕密集得几乎让人看不清十步之外的景象;更有甚者,滔天巨浪如山岳般砸向船队,或是狂暴的龙卷风自远海席卷而来,试图将整支舰队吞噬。
然而,玄铁飞舟的船身却始终稳若磐石,任凭外界如何天翻地覆,舰队依旧坚定不移地朝着深海堡垒的方向破浪前行。
更令人心悸的是,每隔半月左右,便会有一群凶悍的海中妖兽袭击船队。
它们或是体型庞大如小岛的深海巨鳌,或是成群结队、獠牙森然的嗜血狂鲨,甚至偶尔会出现能操纵水行妖术的高阶海族。然而,这些凶物尚未靠近飞舟,便被船上的铁甲卫士以雷霆手段斩杀。
那些卫士身披玄铁重甲,手持铭刻镇妖符文的巨型兵刃,每一击都裹挟着凌厉的罡风,将扑来的妖兽斩成血肉碎块。
激战过后,他们的铠甲上往往挂满妖兽的残肢与内脏,浓重的血腥气混合着森然杀气,使得甲板上修为较浅的修士和凡人根本不敢与之对视。
那些铁甲卫士的眼神冰冷如铁,只剩下最纯粹的杀戮本能。
这些浑身浴血的铁甲卫士,皆是深海堡垒精心培养的精锐驻军。
他们以小队为单位行动,每支百人队皆由一名筑基期的精英修士统率,不仅修为深厚,更精通合击战阵之法。
二十余支这样的精锐小队驻扎在每一艘玄铁飞舟上,如同钢铁丛林般守护着整支舰队。
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士配合默契,即便面对突如其来的兽潮,也能在瞬息间结阵迎敌,将任何来犯之敌绞杀在船舷之外。
更令人安心的是,至今为止,玄铁飞舟上那些镌刻在船体深处的法阵尚未真正启动。
这些由阵法大师耗费心血布置的防御体系,蕴含着足以震慑高阶妖兽的恐怖威能——无论是能焚山煮海的离火阵,还是引动九霄雷霆的雷煞阵,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