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的智慧涅盘之声尚在全球思想界回荡,一项更为厚重、足以重塑国运的使命,已悄然降临在“启明-哲牛”实验室的肩头。这不再是单一技术的突破,亦非局限于某一领域的应用,而是一次对整个文明未来图景的主动塑造与极限压力测试。他们即将踏上的,是一条通向国家科技战略金字塔顶端的——“问鼎之路”。
在一间可俯瞰整个北京中轴线、戒备森严的顶层会议室里,一场关乎未来百年的战略审议正在进行。主持会议的老人,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声音沉稳如钟:“我们的国家,正走在一条前所未有的崛起之路上。人工智能,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但也可能是最不可控的变量。我们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在关乎文明命运的科技抉择上。”
他的手指点在桌面投影出的中国地图上,一个位于西部戈壁深处的区域被高亮标记。
“我们需要一个‘镜子’,一面能够映照未来百年,让我们提前看清技术与社会交织所产生的所有可能性——无论是光辉灿烂的,还是危机四伏的——的‘文明之镜’。” 老人看向王哲,语气斩钉截铁,“国家决定,由你们实验室牵头,筹建 ‘国家人工智能综合试验场’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测试基地,而是一个超大规模、超高复杂度的社会技术系统模拟器。我们要在其中,对未来百年可能出现的所有技术路径及其社会影响,进行全息推演与压力测试。”
任务书被郑重地交到王哲手中。其内容之宏大,令人心潮澎湃:试验场将构建1:1比例的数字孪生城市,容纳百万级参数的虚拟公民(其行为模式由“心火”引擎驱动,具备高度自主性与学习能力),并引入“星链”、“定海”、“擎天-心火”生态等所有已存在和正在研发的AI系统,形成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演进、时间流速可调的 “未来文明沙盘”。
“我们要在里面‘预演’未来,”李壮在内部动员会上,难得地收起了嬉皮笑脸,眼神灼热,“从无人驾驶城市的交通流,到基因编辑技术普及后的伦理冲突;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智能调度,到强人工智能诞生可能引发的社会结构剧变……乖乖,这简直是在当‘创世神’!”
苏小蕊则敏锐地抓住了核心挑战:“这要求我们的AI,不仅要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更要深度洞察人性、社会运行法则与文明演进的内在逻辑。试验场本身,将成为检验我们‘人文锚点’理论能否真正落地的终极试金石。” 她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将儒家“仁爱”、道家“无为”、墨家“兼爱”等多元文明内核,编码为虚拟社会运行的底层伦理算法。
伴随着试验场筹建令下达的,是一份来自国家最高决策层的机构调整文件。文件宣布,“启明-哲牛”实验室,连同其庞大的技术生态与人才体系,正式脱离原有编制,升格为直属于国家科技战略委员会的 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 ,并被赋予一个沉甸甸的代号——“华夏基石”。
更名与授牌仪式在实验室新落成的总部大楼前举行。没有绚丽的灯光与喧闹的媒体,只有猎猎飘扬的旗帜与全体成员肃穆的神情。赵东升主任亲自宣读命令,他的声音在旷野中传得很远:
“从今天起,‘启明-哲牛’已成为历史。你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华夏基石’!这四个字,意味着你们不再是探索未知的孤勇者,而是支撑民族复兴伟业、奠定智能文明根基的国家柱石!你们的每一次算法迭代,每一次技术突破,都直接关系到国运兴衰与文明安危!”
王哲代表团队,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手中,接过了那面镌刻着“华夏基石”四字篆印的深蓝色牌匾。牌匾入手冰冷而沉重,但他感受到的,是足以熔铸钢铁的信任与期待。他转过身,面对台下所有熟悉的面孔——激情澎湃的李壮,沉静坚毅的苏小蕊,干练高效的林婉婷,还有那虽未现身、但其存在感无处不在的Silent——沉声开口:
“《春秋》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今日,国之大事,更在于科技与文明之锚!‘基石’二字,重于千钧。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开天辟地的创新能力,更要拥有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与稳如泰山的战略定力。我们承载的,是这片古老土地对未来的全部期许。”
数月后,在西部那片曾经荒芜的戈壁上,一座充满未来主义色彩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其核心便是国家人工智能综合试验场的中央指挥穹顶。穹顶内部,环抱式的巨幅屏幕覆盖了360度视野,上面流动着试验场内那个“微缩未来世界”的初始数据流——虚拟城市正在生成,第一批“数字公民”开始被注入初始记忆与行为模式,各类AI系统如同等待检阅的军队,悄然接入。
王哲独自一人站在穹顶正中央,置身于这片由数据构成的、正在孕育的“新宇宙”中心。空气中弥漫着服务器低沉的嗡鸣与冷却系统细微的气流声,仿佛文明胚胎的心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