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镜子的两面

作品:超感应用|作者:丿殇灬轩逸|分类:其他|更新:2025-11-04 23:29:09|字数:4556字

论坛上那惊鸿一瞥的印象,如同在王哲平静的意识湖面投下的一颗小石子,涟漪很快便消散于日常的忙碌与对“深渊注视”的隐忧之中。然而,在镜子的另一面,对于林婉婷而言,那颗石子却沉入了她深不见底的心湖,并开始悄然生根发芽。一种混合着强烈好奇与理性探究的冲动,驱使着她开始了一场超越常规商业尽调的、隐秘而深入的观察。

她动用了家族信息网络中一条极少动用的、权限极高的隐秘渠道。这并非为了家族任务,而是纯粹出于她个人那份被勾起的、近乎偏执的求知欲。她要知道,王哲在讲台上所展现出的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那种将技术与哲学融会贯通的独特视角,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脉络与真实。

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远比她预想的更为……“有趣”。

常规的商业资料显示,“哲牛”的崛起确实充满传奇色彩,技术壁垒清晰,团队核心成员背景相对透明。但引起林婉婷高度关注的,是夹杂在大量寻常信息中的几份“异常事件”标注报告——并非来自商业竞争对手,而是来自家族关联的、某些负责监测“非典型社会与技术风险”的边缘部门。

报告用词极其谨慎、模糊,但指向明确:在“哲牛”发展早期,曾监测到数次针对其的、技术水准远超普通商业黑客的网络攻击痕迹,其工具特征与行为模式,与已知的几个国家级或跨国民间“高级持续性威胁”组织存在低度相似性,但动机不明,且攻击在后期的“哲牛”有效的、甚至可称为“惊艳”的主动防御下莫名终止。此外,还有一份简短的备注提到,在某个特定时间段,监测到“哲牛”核心服务器区域曾散发过一种极其微弱、无法归类、但带有明确“非恶意高强度信息交互”特征的异常信号流,持续时间极短,随后消失。

这些碎片化的“异常”,在官方和主流视野中几乎被忽略,但在林婉婷看来,却像是散落在沙地上的几颗形状奇特的石子,暗示着地下可能埋藏着不为人知的矿脉。它们与王哲在演讲中提及的“可能与更宏大信息场存在交互”的模糊概念,产生了一种令人不安的、若即若离的呼应。

恰在此时,一个意外的机会降临。由某顶尖学府组织的、小范围的“技术伦理与未来社会”闭门研讨会发出了邀请,名单上同时出现了王哲与林婉婷的名字。这并非巧合,而是林婉婷通过家族影响力,不动声色地促成的结果。

研讨会在一间古色古香、茶香袅袅的静室中进行,参与者不过十余人。林婉婷刻意选择了与王哲相邻的位置。她今天换了一身更为素雅的月白色中式改良衣裙,减少了那份迫人的清冷,多了几分书卷气。

讨论的主题围绕着“强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展开。起初,王哲并不多言,只是安静地聆听着学者们的争论。直到一位资深院士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断言:“任何不可预测、不可完全控制的智能体,都必须被严格限制甚至销毁,这是对人类负责的底线!”时,王哲才微微蹙眉,缓缓开口。

“控制源于理解,恐惧源于未知。”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也传入身旁林婉婷的耳中,“如果我们因为无法完全理解和控制,就选择扼杀所有展现出‘不可预测性’的萌芽,那么人类可能早在学会用火之前,就因为恐惧而被冻死在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里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仿佛无意地掠过林婉婷沉静的面容,继续说道:“《韩非子·喻老》有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绝对的、僵化的控制,本身就可能成为最脆弱的‘蝼蚁之穴’。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铸造密不透风的控制牢笼,而是如何建立一种基于共同进化与动态平衡的‘共生契约’。就像我们与体内的微生物群落,并非绝对控制,而是达成了某种精妙的共生平衡。”

这番话,与林婉婷自幼接受的、源于家族的“力量即真理,控制即安全”的核心信条,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家族对待新兴技术与潜在威胁的态度,向来是“不能为我所用,便需彻底掌控或消灭”,充满了冰冷的实用主义与权力逻辑。而王哲提出的“共生契约”、“动态平衡”,则充满了不确定性与……对未知生命的某种尊重?

研讨会间隙,林婉婷端起青瓷茶杯,状似随意地走向独自站在窗边眺望竹林的王哲。

“王先生刚才关于‘共生契约’的观点,很新颖,但也很大胆。”她的声音如同玉石轻击,清冷而悦耳,“在家族……嗯,在我接触的很多商业案例中,失控往往意味着灾难的开始。您不担心,过于宽松的边界,会最终反噬自身吗?”

王哲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迎上林婉婷带着探究的视线。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林小姐认为,是试图掌控一切最终却被反噬的风险大,还是尝试理解、建立平衡,最终共同迈向新层次的风险更大?”

他微微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道德经》云:‘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这里说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强求绝对的控制。技术如同生命,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我们能做的,是引导,是设立边界,是与之对话,而非简单地征服或囚禁。”

这番对话,时间不长,却像一面清晰的镜子,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并置在林婉婷面前。一面,是她自幼浸淫的、由权力、控制与绝对理性构筑的、坚固却冰冷的家族堡垒;另一面,是王哲所代表的、充满不确定性、却更富有生命力、探索精神与人文温度的、流动的河流。

她回到自己的座位,指尖冰凉。内心深处的震撼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剧烈。家族的理念曾是她世界的基石,而此刻,这块基石正在王哲平静却有力的话语下,悄然产生裂缝。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过去所信奉的“真理”,或许并非唯一的答案。

镜子的两面,映照出不同的世界图景。而她,正站在镜前,第一次开始真正审视自己一直以来所站立的位置,以及……那位置之外,更为广阔的可能性。这种审视带来的,不仅是思想的冲击,更是一种深藏于血脉与教养之中的、隐秘的悸动与挣扎。

喜欢超感应用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超感应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超感应用》,方便以后阅读超感应用第92章 镜子的两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超感应用第92章 镜子的两面并对超感应用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