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法官和美女司法人员微笑着点点头,起身走了出去。
透过她们推门的瞬间,此时的宁致远看到外面冷冰冰庄严耸立着的高墙电网之上,不是像宋律师那次会见时,上面洒满了金灿灿的阳光,而是天空中堆积的黑云犹如千军万马般,将阳光彻底封锁,四周的光线逐渐消逝,万物在黑暗中变得模糊不清,气氛显得压抑而凝重。
但此刻,宁致远的心中,却充满着无限光明,仿佛可以穿透重重浓雾一般,闪亮而坚定,他深深的体会到了王阳明的那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也许,自己早就该回归到自己内心的本源了,很早就知道有些事只是随心而动,也知道应该坚守初心,但还是忍不住去尝试随着欲望起伏跌宕、翻滚历练。最早的偏离本心可能是因为没接触过社会的人情冷暖和尔虞我诈,被一张张欲望之网遮挡了眼睛,整个人在无形之中滑向了罪恶的深渊。
一句话、一个念头、一个想法的转变,带来的是好几年的人生碰壁,早就厌倦了自己的陋习,想要去改变,去换一个活法,但深处泥淖之中,越挣扎反而陷的越深,结果是见证了人性的贪婪,也把自己葬送在了深渊之中,‘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会成为恶龙’。
无论结果好坏,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没有人可以替代自己承担后果,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自己选择之后的代价。案子现在结束了,有些客户会在心里指着自己的鼻子骂道‘都是你害的’,这只是在推卸责任,没有任何意义;同样,还是这些客户,在事情发生的当初说的是‘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当然这也只是客套话而已,没有实际作用。
此时的宁致远也明白了,因为没有人能够害自己,当然,也没有人能够帮助自己,本质上来看,人们都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如果一个人想害你,只要你不听他的,他就无法伤害你;同样,如果一个人想帮你,也只有你自己有能力提供对等的利益,他才能真正地帮你,无论事后怎样,都毫无怨言。
法律、伦理、道德,都是管理社会的工具,管控的是人的身体,影响着人类的思想,让人生活在层层的枷锁之中,成为笼中之鸟,在笼子高喊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当然,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人生,就是自作自受的过程,更是作茧自缚的过程,我们赤身裸体的来,却忘却了那无拘无束的自由,我们需要别的什么,穿在身上,才能感受到安全,哪怕我们明白,那个别的什么,就是一层枷锁。
没办法,屋檐能为人遮风挡雨,也能让人暗无天日,哪怕是到死,我们也要衣衫得体、甚至穿金戴银的进入火化炉,让这些东西跟随我们的身体,一起融化为灰烬,我们早已习惯了层层的枷锁,我们早已不复来时的一身轻松和自由自在,就如鲁迅说的那样:‘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望着天空中堆积的滚滚黑云,仿佛一片迷雾将人们困在迷茫中,无法寻找出路;滚滚的黑云就像是一群失落的灵魂,在来回地彷徨徘徊。
这样的景色叠加这样的感受,宁致远不禁想起了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也就是《滕王阁序》里的那句话:‘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捕捉了傍晚时分山间雾气缭绕、在夕阳映照下山色变得朦胧而略带紫色的深秋景象。
紧接着,王勃由景生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人生遇合,既抒发了身世之感,也表达了自励志节,一段振聋发聩的文字便流传千古:‘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此情此景,宁致远也不禁有感而发,借由王勃对于当时景色的意境,那么现在自己看到的意境,就可以临摹为:‘时维十月,序属孟冬,寒塘涸而霜痕浅,冻云垂而远岫苍。’
宁致远没事的时候,或者内心情绪很复杂的时候,也尝试着自己创作些诗词,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历史上很多流传千古的名诗,大都写于诗人极其落魄的时候,都说‘诗穷而后工’,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在面临着蹭蹬和挫折时,心中的不安与愤懑也需要有个渠道抒发,而诗词就是他们所处时代的文体,就像当今时代的文体是白话文一样,形式虽然不断变化,但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一定都是通过相应的情绪来表达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