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打着道德与责任的旗帜,仿佛就可以包打天下了,这要是出于一个普通人的观点也就算了,竟然还是出于专家,还是研究性学的专家,这也难怪在这方面,我们永远无法与日本抗衡。
日本的动漫和AV,是全世界公认的吧,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很多事情,不要先上情绪,一码归一码,承认别的国家和民族在有些方面强于我们,不是不爱国,是有自知之明。
不承认自己是有局限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无疑是愚蠢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才是真正的不爱国,因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里,是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主流情绪的。
道义和责任是必须要谈的,但是,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一样,没有说道德和责任不好,只是说道德和责任跟爱情的本质就是无法兼得的。你不能在别人提爱情本质的时候,拿道德和责任来说事,那就是愚蠢的。
这两者之间,你不能拿任意一方去指责另一方
还有人说,在《失乐园》的小说描写中,有大量的表现久木和凛子相爱中心理过程以及做爱过程的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两个艰难相爱的人,虽然人们在同时面对爱情、现实和痛苦时的表现都不一样,但是却令人觉得他们以殉情结束的选择还是有一些懦弱。
人们在面对磨难式感情的时候,选择承受,可以证明爱得深刻,选择放弃,说明爱得不够,而唯选择放弃生命,什么也不能够证明,既然什么都不能够证明,那么前景的纠结和刻骨铭心,又能有何意义。
所谓勇敢,既包括两个人勇敢地开始,也包括两个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和承担,久木和凛子选择自杀,最大的原因就是对眼前痛苦的无法承受和对未来的不自信。
他们俩个,谁都不敢肯定地给对方会在这场挣扎中坚持下去的坚决,而在这场挣扎中他们又体会的彼此感情的浓厚,没有承受力和没有希望的绝望,让他们想在最爱的时间结束自己,给爱画上完美而又凄艳的句号。
我真不知道,这些人口中的勇敢是什么样子,他们所说的意义又是什么。能够在生的时候如胶似漆,在死的时候也是融为一体,这还不叫勇敢?选择放弃生命是什么都不能证明?可笑,那谭嗣同的英勇牺牲,没有意义?不能证明什么?
难道只有活着的时候要加倍珍惜,争分夺秒的为爱而活,为幸福而努力,不管承受着什么都不能为爱而去选择结束生命才是真爱?难道只有向现实妥协,顾前顾后地觉得只有周围都接受自己的爱情,自己才可能幸福,才是真爱?
活在别人眼光里的所谓的爱还叫真爱?活在世俗定义里的爱还叫真爱?或者说两个人感情并不是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于是有些人便退缩了,妥协于现实,然后在回忆中默默痛苦一生,那才叫真爱?
有的人面对真爱,却会选择死亡,似乎在死亡面前,爱才是得到了永久,这样的爱就不叫真爱?
维特根斯坦说,凡是不能言说之物,就要把它活出来。
没有一种爱情是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的,甚至在爱情中,爱得越深的,往往越是痛苦。这看似与相爱人们的初心违背,却不知,爱情的虚幻要建立在生活的真实上面,有多难。
这不是爱情的问题,是现实的问题,是人们亲手创造的问题。因为人们不仅自大,还爱幻想,爱一切空中楼阁似的东西。
就像很多人说‘糟糠之妻不可抛’,很多男人有钱了之后,很多都会跟糟糠之妻分道扬镳,理由呢,当然是很正当的,什么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了,性格不合了,可以共患难无法共富贵了,等等。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很多这种道理不是凭空而来的,不是幻想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经历了之后才会刻骨铭心的。
一个人,要先真的有钱了,真的面临着这两种选择,处在真真实实的情境之下,抛弃了糟糠之妻,然后后面又落魄了,才真的发现糟糠之妻的种种好处,悔之不迭,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明白‘糟糠之妻不可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与教训。
而不是像很多人,其实就是嘴巴说说,过过嘴瘾而已,因为他从来就没有真正面临这两种选择。很多人都会信誓旦旦的说,自己肯定不会这样,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根本不可能有钱的人,只是建立在这种有钱之上的幻想。
因为他可能始终不会有钱,这种人,你真的给他钱了,多半都会极度放纵、道德败坏,哪还能再想起糟糠之妻不可抛’这句话,玩都玩得不亦乐乎了。
一个在内心会低估金钱力量的人,反而在面临金钱的诱惑时会毫无抵抗之力,他高估了自己的定力,太自大了。自己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还颐指气使的指责已经经历过的那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他们没有良心,是很爽,但也很无耻。
无耻下流的事情总是让人感觉很爽,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