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报考数字学校

作品:一生走到老|作者:邢成义|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3 21:59:12|字数:6968字

“爹,“邢成义打断他,“我想好了。“他从书包里掏出张建国副校长给的招生简章,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烫金字。窗外的晚风带来远处的蛙鸣,邢成义忽然觉得,这个夏天会很长,长到能让他的字在宣纸上生根,长到能让他在新的学校,画出属于自己的抛物线。

邢成义在灶屋舀水时,听见父母在堂屋压低声音说话。“娃的字...“母亲的叹息像漏了气的皮球,“去年腊月给粮站写春联,老邢头把'福'字贴倒了,说是福到了,可那字软塌塌的像面条。“

“你懂啥?“父亲的旱烟杆磕在砖地上,“成义这孩子,心气儿比天高。“邢成义蹲在门槛上,看着自己映在水盆里的倒影。水里的少年皮肤黝黑,眼睛却亮得像两汪泉水,那是跟着父亲去粮站扛麻袋时晒出来的颜色。

第二天清晨,邢成义在院角发现父亲用青砖搭的小桌。“试试这个。“父亲递来一杆狼毫笔,笔杆上刻着“铁画银钩“四个字,“悬腕要像端着一碗热汤,不稳就洒了。“邢成义的手臂抖得像风中的芦苇,墨汁在宣纸上晕出大大小小的圆点。

范贵林在数学课上发明了“字形坐标系“。他用三角板在黑板上画出格子:“横画要在X轴平行,竖画必须垂直于Y轴。“李艳照着他的方法写“中“字,结果把口字写成了菱形。“这哪是汉字,分明是几何题。“她气呼呼地把练习本拍在桌上,惊飞了停在砚台边的蝴蝶。

王春雷老师开始在放学后留邢成义练字。教室西墙上的奖状在暮色中泛着微光,王老师用红笔在他的“永“字旁边画了个小太阳:“横折钩要像挑水的扁担,两头沉中间挺。“邢成义看着老师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母亲纳鞋底时的样子,针脚细密得能缝住时光。

数字中学的复试通知是在芒种那天来的。邢成义站在公告栏前,看着自己的名字旁边多了行小字:“钢笔字重考“。范贵林递来张草稿纸,上面写着“字形优化方案“,用微积分公式推导出最佳笔画弧度。“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笔尖压力要控制在0.3牛...“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像两汪深潭。

“成义哥,你看!“二娃举着块碎镜子跑过来,“王老师在给李艳补口红。“邢成义望去,王老师正用手指蘸着胭脂,轻轻点在李艳的唇上。李艳的小楷作业摊在讲台上,每个字都像精心修剪的盆景。

重考那天,邢成义的钢笔尖在宣纸上颤抖。监考老师是数字中学的教导主任,她的旗袍上绣着金丝眼镜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写首唐诗。“主任的声音像冰锥扎进邢成义的脊梁。他鬼使神差地写下父亲常念的《悯农》,“锄禾日当午“的“锄“字,突然长出了锯齿般的笔画。

“这是字还是甲骨文?“主任的高跟鞋敲出急促的鼓点。邢成义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虎口处磨出的茧子像颗倔强的黑痣。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遥远,他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像父亲用石磨碾豆子时发出的闷响。

河湾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得毫无征兆。张建国副校长开着三轮摩托冲进学校,车斗里堆着印着“省示范中学“的宣传册。“我们新修了塑胶跑道!“他抹着额头的汗,“还有多媒体教室,能看BJ的老师上课!“范贵喜凑过去闻宣传册,“这纸比作业本滑溜多了。“

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王春雷老师带来一叠照片。邢成义的毕业照上,自己的嘴角还沾着槐花粉,李艳的红领巾系成了蝴蝶结,范贵林的眼镜反着光,像藏着无数个小太阳。“同学们,“王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不管去哪儿,记得常回来看看。“

离校那天,邢成义把狼毫笔揣进书包。父亲送他到村口,蓝布褂子被晨露打湿。“到了新学校,别跟人打架。“父亲往他手里塞了把炒瓜子,“字写不好没关系,人得站直喽。“邢成义点点头,看着父亲的影子在土路上越缩越小,像粒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

河湾中学的教室在三楼,推开窗就能看见清水河。邢成义在课桌上刻下“立“字,却总也写不直。范贵林被分到重点班,他的数学作业依然工整得能当字帖。李艳在普通班当班长,听说她把王春雷老师的钢笔字教学法改良成了“李氏口诀“。

某个周末,邢成义在河边遇见张建国副校长。“成义啊,“副校长递来支英雄钢笔,“好好练字,明年有书法比赛。“邢成义摸着笔杆上的麦穗纹,突然想起王老师铁皮盒里的钢笔字作业,想起范贵林用数学公式推导的字形,想起父亲搭的青砖小桌。

夕阳把河水染成蜂蜜色时,邢成义蹲在河边洗毛笔。水面漂过一片槐花,像只白色的小船。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倒影在涟漪中变得挺拔,那些曾经歪歪扭扭的笔画,正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悄悄生长出筋骨。

喜欢一生走到老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一生走到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生走到老》,方便以后阅读一生走到老第四十七章 报考数字学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生走到老第四十七章 报考数字学校并对一生走到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