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这家人(五十四)
送走了客人,夏颖跟李丽说,你们也回家休息吧。李丽说,您和姐夫哥先走,我们马上就走。李丽和倩倩都上了车,李丽叮嘱赵聪慢点开。赵聪说,好的。
赵聪开着车子,沿着长江路,一路向西。午后时分,车子被西沉的太阳照射,车内温暖如春。冬日的阳光穿透淡薄的云层,给城市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它不像夏日那般炽热浓烈,而是带着几分柔和与静谧,洒在街道上,为行人们勾勒出一圈圈温暖的轮廓。街边的树木褪去了葱郁,只剩下干枯的枝丫在阳光下肆意伸展,像是在与阳光共舞一曲无声的乐章。
李丽和倩倩在车内,昏昏欲睡,不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李丽家的小区。按照李丽跟倩倩说的,需要帮她找点课外书籍,充实一下自己。进家后,赵聪给倩倩泡了杯茶水,让她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会。李丽进书房,帮倩倩找了十几本书籍,大多数都是自己读过的,且写了很多批注。在一本《道德经》的书里,李丽放了一个信封,信封里放了一千元,算作中午的饭账钱。李丽让赵聪找个塑料袋子,把一本本书籍放进去,装好后拿到了厅屋,放在了餐桌上面,叮嘱倩倩,好好保管。倩倩说,我知道的,放心吧,李姐姐。李丽说,等你读了一段时间,我们可以一本一本探讨探讨,尤其是《道德经》,需要精读。倩倩说,我明白,绝对不会让姐姐您失望的。李丽说,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倩倩说,李姐姐,我问您个问题。李丽接过赵聪递过来的茶杯,喝了一口,看到赵聪进卧室了,便坐到沙发上说,什么问题你说。倩倩说,你和夏颖姐姐都比王莹主编的地位高,可你们为什么如此的尊敬王莹呢?李丽思考了一下说,第一,是为了感恩,我和夏颖姐姐的第一部中长篇小说都在《清明》杂志发表的,也都是王莹主编帮忙修改,润色,并介绍知名作家帮助作序,这份恩情,永远不能忘记,否则,就是忘本。本是什么,你知道吧!那是做人的根本和良知。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红了,地位高了,就忘了当初提携和帮助过你的人,那份情谊,需要根植于你的骨髓里,一生都不能忘。第二,也为了你们这些后生,将来有个更好发挥自己才华的平台。今天,夏颖姐姐的良苦用心,相信你们都能感受到。倩倩说,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都体会到了这个饭局的重要意义。李丽说,古语讲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非常经典,就是说,平台有了,如何借助平台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那就是你个人的事情了,需要慢慢的悟。倩倩连连点头说,的确如此。李丽说,等你放寒假,就给我说一声,安排你来报社报到,如果你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我家里吧,正好还有一间卧室呢。倩倩说,姐姐您考虑的太周到了,实在太感谢您了!李丽说,我们是什么关系啊,还说什么谢字的话,那不是太见外了吗?倩倩说,那我什么都不说了,如果需要,我就来打扰您们了。李丽说,好的。倩倩说,那我回去了,还要抓紧时间看看姐姐您推荐的书呢,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李丽说,那好吧,你路上注意安全,到学校给我说一声。
李丽送走了倩倩,进卧室,倒头就睡着了。
倩倩到了学校,心想李丽姐姐肯定休息了,等等再给她电话报个平安吧。倩倩看了下时间,已经两点多了,估计父母亲午休也该起床了,就拨通了爸爸的电话,告诉爸妈今天中午吃饭的事情,并说寒假到省报社实习事宜。康伟问倩倩,夏社长对你的态度如何啊?倩倩说,夏颖社长,一见面就拉着我的手说,你是李丽的妹妹,自然就是我的小妹妹了,将来需要姐姐帮忙的,就给你李丽姐姐说好了。康伟听后高兴的直喊老伴,老伴披上衣服,下床走到厅屋,接过康伟的手机跟倩倩说,你一定要懂事,知道感恩,需要钱给爸妈说,我们就你一个女儿,只要你好,我和你爸就好。你要知道,有了李丽的帮忙,你的工作就不愁了,将来会更好的。她年纪轻轻就干到了副厅级。倩倩接过话说,不是副厅级,下个星期省委组织部和宣传部考核后,可能就升到正厅级了,到那时,李丽姐姐就是省日报社的总编了。康伟一听,啊了一声说,这个李丽真的不简单,肯定是夏颖社长帮助的结果。
倩倩说,爸妈我不跟你们说了,我要看书学习了。康伟夫妇听到女儿要读书学习了,真的为她高兴。康伟身在官场,他知道,你处在什么样的圈子,接触些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你的未来能走多远,能走的多高。康伟跟老伴说,如果女儿能够与夏颖、李丽等那么优秀的人为友,受她们的影响和熏陶,不断的找到自己的差距,努力深耕自己,提升自我,将来想不进步都难。老伴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看你身边的朋友就清楚了。康倩倩受到父母思想的影响,有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逐步走向人生巅峰,这就是她的终生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