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壮挠了挠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没想到踢个石子,还有这么多门道。玺儿,快给我们讲讲,还有哪些好玩的。”
孙玺儿站起身,指着地上的抛物线,耐心地讲解起来,小朋友们像一群乖巧的小羊,围成一圈,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一些天真可爱的问题。
“玺儿,那要是我扔沙包,力度不一样,曲线会有什么变化?”一个小朋友问道。
孙玺儿笑着回答:“力度越大,沙包飞得越远,抛物线的弧度也会更大。而且,沙包的形状和重量也会影响它的运动轨迹。”
周末的午后,阳光像金色的纱幔,透过窗户洒在木桌上,给整个房间披上一层温暖的光辉。孙玺儿帮奶奶整理补丁纽扣,23颗纽扣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在等待一场奇妙的分类之旅。孙玺儿按质数规律将纽扣分成3堆:2、3、5颗组分别对应不同尺寸的衣扣。
爷爷走过来,看到孙玺儿的分类,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玺儿,你这分法太巧妙了。这样找纽扣的时候一目了然,以前找颗纽扣得翻箱倒柜,浪费不少时间。”
说着,爷爷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转动踏板,“哒哒哒”的声音仿佛一首动听的歌曲。他用缝纫机在补丁上缝出等差数列针脚:“这样缝,补丁更结实,比菩萨念经还灵验呢!”
奶奶在一旁笑着说:“我们玺儿就是聪明,连整理纽扣都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长大以后,肯定能成大气候。说不定能成为像祖冲之一样的大数学家呢!”
孙玺儿看着爷爷缝补的衣服,开心地说:“数学可有用啦,能让很多事情变得更简单。就像整理纽扣和缝补丁,运用数学规律,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做得更好。以后遇到难题,我们都可以从数学角度想想办法。”
跟着爷爷收南瓜的日子,是孙玺儿最开心的时光。南瓜田一片金黄,硕大的南瓜像一个个胖娃娃,藏在翠绿的藤蔓下。孙玺儿像个探索未知的小探险家,穿梭在南瓜藤之间,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突然,她发现藤蔓间距符合1.618黄金分割比例,心中充满惊喜,兴奋地在南瓜田里跳了起来。
“爷爷,快过来看!”孙玺儿大声喊道,“这些南瓜藤蔓的间距好像有规律,符合数学里的黄金分割比例呢!”
爷爷走过来,看着藤蔓,笑着说:“爷爷种了大半辈子南瓜,都没注意到这个,玺儿你可真细心。”
趁夜色,月光像银纱一样洒在田埂上,给大地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孙玺儿拿着炭笔,在田埂上写下:X? = X??? + X???(斐波那契递推公式)。炭笔的字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仿佛在诉说大自然的秘密。
没想到,次日暴雨倾盆,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字迹冲刷,竟形成了引水渠,意外解决了菜地排水问题。
爷爷看着排水顺畅的菜地,惊讶地说:“玺儿,你这随手写的公式,居然帮了大忙!看来数学不仅能在书本里,还能在咱们的菜地里发挥大作用。以前遇到排水问题,总是要费好大劲去疏通,没想到这次这么轻松就解决了。”
孙玺儿笑着说:“爷爷,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数学规律,我们只要善于发现,就能利用它们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以后我们可以多留意,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有用的规律。”
爷爷的老式缝纫机发出“哒—哒哒—哒”的声响,仿佛一首独特的乐章,在木屋里回荡。孙玺儿坐在一旁,像个专注的音乐家,仔细聆听,耳朵像灵敏的探测器,捕捉着每一个音符。突然,她发现这是三拍子节奏与素数分布的混合规律。她拿起奶奶的顶针,在墙板上刻下波形图,试图记录下这个奇妙的发现。
周父来串门,看到墙板上的波形图,吓得脸色发白:“这孩子是不是中邪了?怎么刻这些奇怪的东西。”连夜送来镇静草药。
爷爷笑着摆摆手:“别担心,玺儿这是在研究数学,她发现了缝纫机声音里的秘密。这孩子对数学痴迷,说不定将来能有大成就。说不定能解开数学界的大难题呢!”
周父半信半疑,挠了挠头:“这缝纫机的声音,还能和数学有关?听起来就像普通的噪音,怎么会有秘密呢?”
孙玺儿走过来,认真地解释:“周伯伯,这里面真有规律,我刻下来就是想弄清楚。每一种声音都可以用数学分析,缝纫机的声音也不例外。就像音乐里的音符,不同的音符组合和节奏,都能用数学描述。”
刘家猪圈被陈大壮砸坏木板,刘母看着破损的猪圈,眉头紧皱,满脸愁容:“这可怎么办?猪要是跑出去了,损失可就大了。这些猪可是我们家的重要收入来源啊!”
孙玺儿得知后,像个勇敢的小战士,跑到猪圈旁,用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支撑点。
刘母看着孙玺儿,满脸质疑,撇了撇嘴:“三岁娃懂啥?别在这儿捣乱。你要是把事情搞砸了,可怎么好。到时候猪跑了,你赔得起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