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制陶

作品: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作者:六翼飞马|分类:都市|更新:2025-07-11 05:23:07|字数:7876字

一旁的黄芳温声接过话头,指尖轻点那块高岭土:“您说得对,这是高岭土,颗粒细得像春雪,上手能感觉到绵密的润度。烧成后胎体白得透亮,敲起来声音清越,常用来做薄胎瓷。”她目光落在窑炉方向,“不过这泥性子娇贵,窑温升到1280度时得盯着火舌颜色——偏红说明温低,胎体易生暗纹;泛紫就是过了,白度会失了通透。”

话音未落,陈星尘的笔尖已簌簌划过纸页,边记边忽然抬头:“之前听老匠人说‘泥是土的骨,火是土的魂’,高岭土这般讲究火候,是不是和它硅铝含量高有关?”三人随即你一言我一语,从泥料配比聊到窑位分布,陶土碎屑落在木案上,像撒了把未及凝固的岁月。

周明教授倚着窗边的竹椅,瓷杯里的龙井腾起薄雾,茶香混着陶土气息漫过来。他看着案边三人俯身探讨的身影,指尖摩挲着杯沿轻笑——陈星尘笔记本上新旧知识的批注密密麻麻,李华和黄芳眼中的亮色愈发明亮,这方小小的制陶坊里,泥土的故事正借着不同的掌心,续写出新的纹路。

即将到来的比试,或许就藏在这一揉一捏的较真、一来一往的问答里,随着窑火的温度,慢慢沉淀出扎实的底气。

陈星尘此时指尖在笔记本上陡然一顿,仿若时光回溯,前世走访古窑时目睹的那些精美瓷器纹样,如潮水般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北宋汝窑的天青釉,那开片恰似冰裂,每一道纹路都似岁月悄然留下的痕迹,诉说着千年之前的窑火故事;定窑白瓷的印花缠枝莲纹,纤细如发丝,精致入微,尽显古人鬼斧神工的技艺;还有景德镇窑那釉色流动如晚霞的窑变观音瓶,色彩绚烂,如梦如幻,仿佛将天边的绮丽美景凝于一器。

他喉头微微一动,像是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而后忽然轻轻合上本子,目光灼灼地望向周明教授,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教授,我曾在古籍中领略过诸多古瓷形制,心中一直念念不忘。不知以这里的陶土,能否将它们重现世间?”

言罢,他迅速从身边的帆布包里掏出速写本,铅笔在纸页上轻快地沙沙游走,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先是勾勒汝窑三足洗的圆唇浅腹,线条宛如灵动的舞者,顺着记忆中那完美的弧度优雅流转,笔锋微微一顿,又细腻地添上开片的细碎纹路,每一道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紧接着,龙泉窑梅子青釉的鬲式炉跃然纸上,腹身的出筋棱线被他用重笔精心勾勒,那线条仿佛具有魔力,让人仿佛能透过纸面,看见釉色在棱边处的薄透与灵动,宛如盈盈秋水。

最后,一个独特的器型在他笔下诞生——他凭借深刻的印象,巧妙地糅合了唐秘色瓷的雅致与现代陶艺的拙朴之感。敞口瓶身之上,画满了交错纵横的叶脉纹,叶脉间隙处,他用淡铅笔细致地涂出朦胧的光影,恰似釉料在流动时不经意间留下的美妙痕迹,如梦似幻,引人遐想。

周明教授接过速写本,目光在那页宛如秘色瓷般的瓶身上久久停留,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思索。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这些形制里,汝窑的天青釉对窑温的把控堪称严苛,必须采用还原焰烧制,而且陶土中氧化铝的含量必须精准无误——”说着,他抬眸看向李华,眼神中带着询问与探讨,“作坊里的高岭土若是掺上三成石英砂,能否调配出类似的胎质?”

“可以一试。”李华快步凑过来,指尖轻轻划过纸上那细腻的叶脉纹,“不过纹饰部分,若是想要做出釉下彩那种通透灵秀的感觉,得先用钴料精心勾线,而后再上透明釉。

但您画的这种叶脉晕染效果……”他稍作停顿,忽然转身从工具架上取下一支羊毫笔,熟练地蘸了蘸案头的矿物颜料小样,“或许可以借鉴唐三彩的‘泼彩法’,在陶胎半干之时,先用淡色打底,趁着坯体湿润,迅速点染深色,让颜料自然地晕染开来。只是火候一旦达到,最终呈现的颜色会比现在浅两度。”

说着,他便顺手取来一块巴掌大小的陶坯,微笑着示意陈星尘动手尝试:“您瞧,先蘸取这抹石青来绘制叶脉主脉,下笔时笔尖稍侧,巧妙压出粗细变化,再用羊毫尖蘸取石绿在两侧轻轻扫染,过程中一定要留意坯体的湿度——”

说着,他轻轻握住陈星尘持笔的手腕,引导着他感受笔尖触碰到陶土时那恰到好处的阻力,“就像这样,顺着陶土的纹理自然走笔,颜料便能恰到好处地吃进泥里三分,如此烧成后,纹路就仿佛是从胎体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浑然天成。”

陈星尘依言跟着落笔,当石青在陶坯上留下第一道优美的弧线时,前世老匠人那句“土与火的契约”,宛如洪钟般在他耳畔回响。此刻,笔尖的颜料、手中温润的陶土、远处静静伫立的窑炉所蕴含的温度,正通过李华的指尖源源不断地传递过来,与记忆里古瓷那熠熠生辉的光泽慢慢重叠,融为一体。

他不由自主地抬头看向周明教授,只见后者正对着速写本上那窑变观音瓶陷入深深的沉吟,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纸面,口中喃喃道:“这种釉色流动的奇妙效果,或许可以在烧制时往窑内适时投入木柴,让火焰肆意窜动,从而带起釉料相互交融,但落灰的位置必须提前在坯体上精心留白……”

温暖的阳光透过木窗格子,丝丝缕缕地漏进来,在陶案上投下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

陈星尘凝视着自己笔下渐渐成型的陶坯,颜料尚未干透的叶脉纹在陶土质朴的底色上泛着温润而柔和的光泽。他心中涌起一股奇妙的感觉,原来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古瓷之美,正借着此刻指尖与陶土的亲密触碰,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一点点从纸面真切地落到现实的陶土之上。

李华手中轻轻转动的调色盘里,石青与石绿巧妙地混着少量赭石,正慢慢晕开一片恰似宋瓷天青的美妙底色,仿佛在无声地预告着某个窑门开启之时,泥土与火历经交融后,终将为世人交出一份惊艳绝伦的答案。

喜欢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方便以后阅读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第107章 制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第107章 制陶并对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