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长宁十七年夏,营中风波起文儒

作品:英烈传奇|作者:爱笑的花猫|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3 12:34:53|字数:9610字

傍晚时分,在沈文儒的带领下,队伍终于安全抵达了昨天的营地。当看到熟悉的篝火痕迹时,新兵们爆发出一阵欢呼。

“沈校尉,您真厉害!”

“要不是您,我们怕是真要困在山里了!”

“原来读书识字,真的有用啊!”

沈文儒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和泥点,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功劳。”

他看向王小虎三人,三人都低着头,脸上带着羞愧。

王小虎走上前,瓮声瓮气地说:“沈校尉,之前……是我们不对,我们向您道歉。”

李四和赵六也跟着道歉:“沈校尉,对不起,我们不该嘲讽您。”

沈文儒笑了笑:“过去的事,不必再提。大家都是同袍,往后并肩作战,互相扶持才是正经。”

司马神风不知何时出现在营地外围(他一直悄悄跟着,以防万一),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新篇初展:文武相济成新风

自那以后,新兵营的风气,悄然发生了变化。

沈文儒的课堂上,再也没有了嘲讽和捣乱。王小虎三人成了最认真的学生之一,王小虎虽然认字慢,却学得刻苦,遇到不懂的,会主动向沈文儒请教;李四脑子活,对兵法策略特别感兴趣,常常和沈文儒讨论到深夜;赵六则负责帮沈文儒整理书籍、抄写课文,做得一丝不苟。

沈文儒也用他的方式,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他不仅教识字、讲兵法,还会教大家如何写信(不少新兵想给家里报平安,却不会写),如何辨认草药(在野外能救命),如何用简单的算术清点粮草、计算行军路程。

他的皮肤依旧白净,但手上多了不少茧子(那是练习握笔和偶尔参与体能训练磨出来的);他的佩剑依旧很少出鞘,但营里没人再觉得那是“装饰”——因为大家知道,沈校尉虽然力气不如他们大,却有着他们没有的智慧和冷静。

有一次,司马神风组织模拟攻城训练,王小虎带领的小队,靠着一股蛮力猛冲,却被“守城方”打得节节败退。沈文儒在一旁看了,提醒王小虎:“城东南角的城墙,看起来最坚固,其实地基不稳(这是模拟设定),可以佯装攻北门,吸引注意力,再派精锐突袭东南角。”

王小虎半信半疑地照做,果然“攻破”了城池。

训练结束后,王小虎握着沈文儒的手,由衷地说:“沈校尉,您这脑子,比我的拳头管用多了!”

沈文儒笑着摇头:“你的拳头,我的脑子,各有各的用处。战场上,缺一不可。”

新兵们渐渐明白,真正的军人,不仅要有“勇”,也要有“智”;不仅要会挥刀,也要会识字;不仅要敢拼杀,也要懂谋略。

这种“文武相济”的新风气,在训练营里悄然盛行,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长宁十七年的秋天,当第一批新兵结业,奔赴各个军营时,他们每个人的行囊里,除了武器和铠甲,还多了一本沈文儒编写的《军营识字手册》。

王小虎、李四、赵六,被分配到了辽东前线。临行前,他们向沈文儒和司马神风行礼。

“沈校尉,司马教官,我们走了!” 王小虎的声音洪亮,“到了辽东,我们一定把您教的东西用上,绝不丢咱们渤海新兵营的脸!”

沈文儒点了点头:“保重自己,多杀敌人,也别忘了给家里写信。”

司马神风看着他们挺拔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沈文儒,独臂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儒,好样的。”

沈文儒微微一笑,望着远方的天空。他知道,自己和这些年轻人一样,都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一个军人,不仅仅是武力的象征,更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一个军营,也不仅仅是铁血的战场,更是培养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战士的摇篮。

而这一切的开始,或许就是那场夏日的风波,和那些曾经的“刺头”们,放下偏见、拥抱成长的瞬间。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英烈传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英烈传奇》,方便以后阅读英烈传奇第368章 长宁十七年夏,营中风波起文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英烈传奇第368章 长宁十七年夏,营中风波起文儒并对英烈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