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注卷之四短四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1 10:49:56|字数:16962字

三百竟败於殽齐兵入晋桀石投人竟败

於鞌此恃强不胜之验也共两手所围也

木之弱而摇动者爲近末之小枝强而不

摇动者则爲近根合拱之大干也因言兵

而并及於木

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上文言兵强者爲人所胜是处下也不能

如胜人者之处上木强者近根之干是处

下也不得如小枝之处上推此物理则知

人之德行凡坚强者矜己凌人必蹶其贵

高而反处人下矣柔弱者衆所尊戴而得

处人上矣

右第六十三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

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抑之举之二句言张弓有余不足二句言

天道凡弛弓俯其体则弣在上弰向下张

之而仰其体则弣向下弰在上是抑弣之

高者使之向下举弰之下者使之在上天

道之损有余如抑其弣而使之下其补不

足如举其弰而使之高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

不足以奉有余

天道亏盈而益谦人则并寡以益其多吞

小以益其大取贫以益其富此所以逆天

道也

孰能以有余奉天下惟有道者

有道之君贵爲天子富有四海而不自有

其贵富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爲天下惜

财而不苟费制田里教树艺薄税歛使民

家给人足是以己之有余而奉天下也

是以圣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

贤邪

圣人之功能盖天下此有余者也不恃其

所爲之能而若无能不居其所成之功而

若无功不欲显示其功能之贤於人皆损

己之有余也

右第六十四章

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以其无以易之也

金石至坚强然磨金石皆须用水是水爲

攻坚强之第一物莫有能先之者虽欲以

他物易之而无可易之者也

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水爲至柔弱之物而能攻至坚刚之金石

此柔弱能胜刚强天下之人莫不知之而

莫有能行柔弱之事者盖叹之也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

不祥是谓天下王

垢污秽也不祥不吉善也污秽不吉善人

所耻贱以爲卑辱圣人则不然虽一国以

污秽不吉善之名归之己皆受之而不辞

盖能柔弱甘以卑辱自处非如刚强之人

欲以尊荣上人也然神所歆享而可以主

社稷民所向往而可以王天下刚强者神

怒民叛而失国失天下柔弱者神佑民附

有国有天下此柔弱胜刚强之效也

右第六十五章

正言若反

老子以反爲道之动德之玄故虽正言之

每若反於正正而若反亦如明而若昧进

而若退直而若屈巧而若拙之类盖若昧

乃所以爲明若退乃所以爲进若屈乃所

以爲直若拙乃所以爲巧若反乃所以爲

正下文言和怨者正欲救助善人而反不

足以爲之此正言若反也旧本以此爲上

章末句今按上章圣人云四句作结语意

已完不应又缀一句于末他章并无此格

絶学无忧章希言自然章皆以四字居首

爲一章之纲下乃详言之此章亦然又反

怨善三字叶韵故知此一句当爲起语也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爲善

和平之也怨有所愤恨於人大怨其怨深

至余怨其怨藏宿於中而不尽爲如夫子

爲卫君乎之爲犹言救助之也善善人也

怨者两相仇必和而後解两善人自无怨

而何待於和两恶人有怨则恶贯满盈而

自相残或一胜一负或俱伤两败旁人静

观之可也惟善人不幸与恶人有怨善人

平恕虽无仇恶人之心恶人忿狠必有仇

善人之事恶人报怨则善人受害矣故有

心救助善人者必须和其怨使之解仇释

憾意欲爲善人也然阻遏恶人报怨之心

使不得逞中有藏宿不尽之怨暂和於今

暴发於後是今日之和怨不能已其他日

之报怨也而安可以爲善人乎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执左契不责於人无心待物也契者刻木

爲劵中分之各执其一而合之以表信取

财物於人曰责契有左右左契在主财物

者之所右契以付来取财物之人临川王

氏曰史记云操右契以责事礼记云献田

宅者操右契则知左契爲受责者之所执

证谓执左契者己不责於人待人来责於

己有持右契来合者即与之无心计较其

人之善否和怨者有心於爲善人也不若

无心待物如执左契而不责於人静中观

物而任其自然也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有德无心待物无德有心待物彻通也古

者助法一井之田分爲九区八家各受私

田一区其中一区爲公田八家同耕公田

而各耕私田私田百亩所收或食九人或

食八人或食七人或食六人下食五人由

其各家丁力多寡强弱不同故也周改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注卷之四短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注卷之四短四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