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注卷之三短三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1 10:49:56|字数:18766字

以爲善以爲信不惟善者得善信者得信

而不善者亦得善不信者亦得信矣得谓

民得此善信而不失盖不善不信亦化而

爲善信是人人得此善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爲天下浑其心百姓

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歙歙缩意王氏曰心无所主也浑意无适

莫也诸本歙歙作惵惵或作怵怵皆恐惧

意惟王弼作歙以心无所主释之与上下

文意协董思靖曰浑混同盖融化其异混

合其同皆孩之谓不生分别苏氏曰天下

之善恶信僞各自是以相非圣人则待之

如一彼方注其耳目以观圣人之子夺而

一以婴儿遇之无所喜嫉是以善信者不

矜恶僞者不愠释然皆化而天下定矣○

歙音/翕惵达叶/切

右第四十一章

出生入死

出则生入则死出谓自无而见於有入谓

自有而归於无庄子曰万物皆出於机皆

入於机又曰其出不欣其入不讵又曰有

乎出有乎入皆以出爲生入爲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十者总计上中下三等之人大率分爲十

类有三者十类之中有三类也凡不以忧

思嗜欲损寿不以风寒暑湿致疾能远刑

诛兵争压溺之祸者生之徒也其反是者

逸贵之人内伤劳贱之人外伤麤悍之人

不终其正命死之徒也各於十类之中有

其三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

生之厚

之适也趋也动作爲也生生求以生其生

也厚谓用心太重或仙术以延生而失宜

医药以卫生而过剂居处奉养谨节太过

而骄脆十类之中亦有三类如此其意正

欲趋生而其作爲反以趋於死地者爲其

求生之心太重而不顺乎自然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

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

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十类之中生之徒有其三死之徒有其三

之生动之死地者亦有其三则共爲九矣

九之外有其一太上眞人也摄犹摄政摄

官之摄谓不认生爲己有若暂焉管摄之

以虚静爲里柔弱爲表块然如木石之无

知侗然如婴儿之无欲虽遇猛兽恶人此

不逃避而彼自驯狎不加害也盖其查滓

消融神气澹漠如风如影莫可执捉无可

死之质纵有伤害之者何从而伤害之哉

右第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

不尊道而贵德

生之者萌动而生之於春万物资始之元

也畜之者止聚而收之於秋保合大和之

利也形之者因春生之物长之於夏以盛

大其形品物流形之亨也成之者乘秋收

之势藏之於冬以成完其实各正性命之

贞也万物生长收藏皆由乎道德故万物

之於道也尊之如父於德也贵之如母道

德二而一者也春生者方自一本而散故

曰道生之然道即德也秋收者将自万殊

而歛故曰德畜之然德即道也

道之尊德之贵莫之命而常自然

人之尊贵必或命之天子之尊以上帝命

之而後尊诸侯之贵天子命之而後贵道

尊德贵则非有命之者而万物常自如此

尊贵之也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上章言道生之德畜之此但曰道而不言

德德亦道也长育申言物形之也成熟申

言势成之也养申言长育覆申言成熟覆

谓反本复命也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生之而形之也爲畜之而成之也不有

无生之之心不恃无爲之之事如无思无

爲之君长虽长之而非有心有事於宰制

也此兼生长收藏四者皆曰玄德而不言

道道亦德也

右第四十三章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

始道也母德也有此天地之始以爲此万

物之母也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

身不殆

人之生既得其母而以此知母中之有子

既知中之有子而又能守其母母住而子

不离矣董思靖曰人受气以生气爲母神

寓於气故爲子守母则气专神安

塞其兊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兊济其事终

身不救

此守母之法说文兊从八??声今按??非

声当爲从人从口八象口上气出故易卦

名兊者亦取口象塞其兊谓杜口不言使

气不自口出门者气所出入之门谓鼻也

先塞兊而後可闭门由不言而渐调息减

息以至无息也如此则气专於内终身不

因劳而致耗矣凡人有事必须有言每日

开口而言以成济其应接之事则气耗而

至於匮终身不可救也

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小犹前章微字所知见者微茫而不欲其

明则不过用其神以伤明而日进於明矣

所执守者耎脆而不欲其强则不暴使其

气以害强而日进於强矣见小者育子也

守柔者守母也日或作曰传写之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注卷之三短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注卷之三短三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