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注卷之一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44|字数:16346字

靖曰前章言虚中之用此则戒其爲外邪

所实然目必视耳必听口必味形必役心

必感是不可必静惟动而未尝离静则虽

动而不着於物乃湛然无欲矣染尘逐境

皆失其正而要在於目是以始终言之夫

子四勿必先曰视六根六尘眼色亦居其

首也

右第十一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宠犹爱也名位之尊人以爲荣反观之则

辱也故知道者不爱而爱之者於此而惊

焉谓不能忘之而以之动心也贵犹重也

货财之富人以爲大利反观之则大患也

故知道者不贵而贵之者於此而身焉身

谓不能外之而以之自累也

何谓宠辱辱爲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谓之辱者以其爲卑下而不足爲尊高也

或者贪慕於未得之先一旦得之而惊焉

迷恋於既得之後一旦失之而惊焉是宠

此辱而惊之者也故曰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

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人有此生忧虑百端战兢保持死而後免

身爲大患无可奈何货财之爲大患则身

外物也弃而不有何能爲累或者不知外

物之轻视之一如吾身之重惟恐丧亡其

所有是贵此大患而身之者也故曰贵大

患若身○丧息浪/切

故贵以身爲天下则可以寄天下爱以身爲

天下则可以托天下

天子之尊四海之富皆以其身爲天下者

也知道之人爱惜贵重此身不肯以之爲

天下宁不有天下而不轻用其身夫惟如

此乃可以寄托以天下也寄犹寄百里之

命之寄托犹托六尺之孤之托舜禹有天

下而不与焉所以可受唐虞之襌彼宠其

辱以爲荣贵其大患以爲大利者鄙夫尔

何可付之以天下哉贵以身爲天下富以

身爲天下老子之意善矣而杨朱爲我之

学原於此○爲云僞/切夫音/扶与音/豫

右第十二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

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爲一

此章专言德迹之呈露者目视之而易见

夷谓平夷夷则泯没无迹故视之不见声

之繁密者耳听之而易闻希谓希疏希则

间阔无声故听之不闻形之章大者手搏

之而易得微谓微茫微则杳漠无形故搏

之不得夷希微三者虽欲究极言之而不

可故混同无所分别而名之爲一曰夷曰

希曰微曰一皆指常德而言也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

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

其亦谓德也其上其下犹易言形而上形

而下也绳绳往过来续而不絶也复反还

也无物指道而言德之上道也道无名故

不皦德之下物也物有形故不昧德在有

无之间虽若有名而不可名反还其初则

归於无物之道庄子所谓德至同於初是

也道无物也故无状无象德有名也故可

状可象然其状其象亦非如物之有状有

象也故曰无状无象之象似有似无故曰

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

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惟其惚恍不可名故迎之於前随之於後

而皆不可见古谓在先今谓在後有谓万

物德者其源出於道其流溥於万物故曰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古始者道也谓古

先天地之所始也道纪者德也谓道散爲

德如理丝之缕有条而不紊也能知此道

则知此德爲道之纪也

右第十三章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

可识故强爲之容

士谓有道之士旁达曰通妙万物者无所

不通其妙也微而不显其通也玄而难辨

渊乎如水之深而不可测其中深不可测

故强爲之模拟其外之容以示人也下文

七者是已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浑兮其若浊

豫犹皆兽名豫象属犹犬子也象能前知

其行迟疑犬先人行寻又回转故迟回不

进谓之犹豫冬涉川者怯寒畏四邻者惧

敌是以迟回而不进有道者不敢爲天下

先其容如此俨矜庄貌若客随而不迎也

涣解散貌若冰将释融液而不凝滞也敦

笃厚貌朴才未成器也旷空豁貌若谷虚

而善应也浑黄浊貌若浊美恶玄同不自

洁也○浑胡衮/切解音/蟹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承上浊之一字而设问曰孰能浊乎浊者

动之时也动继以静则徐徐而清矣又因

静之一字而设问曰孰能安乎安者静之

时也静继以动则徐徐而生矣安谓定静

生谓活动盖惟浊故清惟静故动以是推

之则旷者不盈而盈敦者不器而器涣者

不凝而凝俨者不爲主而主犹豫者不爲

先而先从可知矣老子之意大率如此後

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此意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注卷之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注卷之一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