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八 长四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32|字数:11784字

人之道无他亦曰小国寡民而已普天之

下不爲不广率土之滨不爲不多而吾未

尝知其广且多也

清源子刘骥曰本在上末在下要在主详

在臣天下虽大其本甚小故言小国百姓

虽多其要甚寡故言寡民

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

颖滨苏辙曰民各安其分则小有材者不

求用於世什伯之器则材堪什夫伯夫之

长者也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御注曰其生可乐其死可葬故民不轻死

而之四方孔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乆矣远

徙之谓欤

涑水司马光曰爱生安土

王雱曰乐生遂性故重死安土无求故不

远徙无道之世贫薄士多而利欲胜乎好

生末盛本衰而食求在乎分外故触刑陷

险如履平地而车辙足迹交於四方

此亦乱之极也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千金之下必有

勇夫故民重利而轻死邦小民寡家给事

希故乐土而不迁

陈象古曰人各自足以全生意故重其死

少欲寡求不必远就其利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御注曰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同乎无知其

德不离无絶险之迹故虽有舟舆无所乘

之无攻战之患故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临川王安石曰民自足於性分之内则无

远游交战之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水行则用舟陆

行则用舆今既乐其土不迁弗远徙而就

利民不相往来故无用大国不侵小国守

土介胄戈矛不战安用

陈象古曰寡欲易足民共不争故舟舆可

闲甲兵可偃

清源子刘骥曰淡然自守不相往来故虽

有舟舆无所乘之恬然自足不相纷争故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程大昌曰难於就死则必乐生故无盗无

盗则甲兵爲虚设安土而无外慕无外慕

则不他徙故舟舆爲长物也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碧虚子陈景元曰今将使人忘情去欲归

於淳古

颍滨苏辙曰事少民朴虽结绳足矣

清源子刘骥曰彼民各有常性耕而食织

而衣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其行填填其视

颠颠可以同於上古至德之世故使民复

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

业邻国相望鷄犬之音相闻使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程大昌曰庄子备举此语而致诸伏义神

农以上且推论後世之失曰今遂使民延

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臝粮而趣之足迹

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是上

好智之过也好智而无道则天下乱矣故

夫结绳之可复也其必自民无外慕者始

也则愚其智使入於无欲者又絶其外慕

之本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御注曰止分故甘去华故美不扰故安存

生故乐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君上无欲而民自朴

嗜好不生民乃知足虽蔬食藜羹之粝而

饱满淡味爲甘葛衣鹿裘之粗而温凉无

文爲美茅茨蓬荜之陋而风雨不侵爲安

南炎北沍之苦而水土任适爲乐

涑水司马光曰虽疏恶隘陋自以爲甘美

安乐

颍滨苏辙曰内足而外无所慕故以其所

有爲美以其所处爲乐而不复求也

陈象古曰易自足也

邻国相望鷄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

与往来

御注曰居相比也声相闻也而不相与往

来当是时也无欲无求莫之爲而常自然

此之谓至德

碧虚子陈景元曰邻国相望犹今郡县之

相接也鷄犬之音相闻谓民丰而境近也

民至老死言无战敌而寿终也不相往来

犹鱼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术也此可

以同赫胥尊卢之风矣

颖滨苏辙曰民物繁夥而不相求则彼此

皆足故也

临川王安石曰夫德之被於民及其极也

则能使民无知无欲惟知耕而食蚕而衣

而不知其所以然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自耕自织不阙

衣食无与无求往来何益

清源子刘骥曰古之人有连墙二十年而

不相谒请者盖进此矣

黄茂村曰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

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

氏祝融氏伏义氏神农氏当是时民结绳

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

国相望鷄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来老子之意欲与天下之民同於上古乎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御注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貌言华也

故不足信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信实之言淡乎无味

其犹水也水淡则能乆不美者以其质而

苦也美好之言甘而滋溢其犹醴也醴甘

则易絶不信者以其华而虚也

颍滨苏辙曰信则爲实而已故不必美美

则爲观而已故未必信

临川王安石曰信者性也言近於性则极

天下之至顺故言之信者不美言之美则

不能近於性矣

清源子刘骥曰信言合於道美言悦於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八 长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八 长四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