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司马光曰求利所以养生也而民常
以利丧其生
颍滨苏辙曰上以利欲先民民亦争厚其
生故虽死而求利不厌
王雱曰生者不有其生则生常全既过於
厚则求欲无已触刑蹈险视死轻矣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多欲则厚於用
度则不足不足则生贪心嗜好驱之饥寒
迫之故轻生图利也
陈象古曰迷於爱慾忘其患苦衆人之情
也
黄茂材曰风俗骄奢而民决性命之情以
争故轻死
唯无以生爲者是贤於贵生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贪生趋利者如羊之
就屠以速其死耳独有外形忘生者处皂
隶而不辱食藜藿而常甘虽世事之险巇
亦陆沉而安稳是以有异乎贵生者也自
贵其生者谓身欲安逸口欲厚味形欲美
服目欲好色耳欲音声
涑水司马光曰外其身而身存
颍滨苏辙曰贵生之极必至於轻死惟无
以生爲而生自全矣
王雱曰此篇三事但明其一则余二可知
也
陈象古曰无以生爲道之妙也
叶梦得曰由是言之患民之难治而有爲
以治之岂若无爲而使之自治恐民之饥
而多税以食之岂若无税而使之自食也
黄茂材曰夫言岂一端而足哉老子之道
本以贵生今云无以生爲者以民矜生大
厚郑有公孙朝公孙穆二人者极其酒色
之欲问之则曰生难遇将以尽吾一生之
欢此言所以祛其惑耶
程大昌曰箪食瓢饮亦可以饱而必以食
前方丈爲事则失於太厚也充方丈之食
而推其所自来则岂其易办也哉攫金忘
人犯龙而探珠折一臂而期得国亦将甘
心爲之虽水火兵刃悉皆无避则或因生
生以致丧生也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
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
生之徒也
御注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爲和阳
以发生爲德阴以肃杀爲事方其肃杀则
冲和丧矣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
之徒
碧虚子陈景元曰民之生也含元和之气
抱眞一之精形全神王故其百骸柔弱也
及其死也元和之气散而眞一之精竭形
亏神亡故其百骸坚强也无情者以气聚
散爲荣枯有识者以道存亡爲生死开元
疏曰草木生则柔脆死则坚强则知人爲
坚强之行者是入死之徒也爲柔弱之行
者是出生之类尔严君平曰阳气之所居
木可卷而草可结也阳气之所去水可凝
而冰可拆也故神明阳气生之根也柔弱
物之药也柔弱和顺长生之具而神明阳
气之所托也万物随阳气以柔弱也故坚
强实满死之形象也柔弱润滑生之区宅
也
颖滨苏辙曰冲气在焉则体无坚强之病
至理在焉则事无坚强之累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坚强居下柔
弱处上
御注曰拱把之桐梓人皆知养之强则伐
而共之矣柔之胜刚弱之胜强老氏之道
术有在於是庄子曰以濡弱谦下爲表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兵者所谓凶险之器
鬭争之具所触之境与敌对者也故兵强
则主不忧主不忧则将骄将骄则卒暴夫
以不忧之君御骄将以骄将临暴卒且败
覆之不暇何胜敌之有哉故夏商之裔以
百万之师而倾四海始皇之末以一统之
业而丧九州项羽忽霸而遽亡王莽既篡
而旋灭符坚狼狈於淮上隋炀分崩於楚
宫此数家之兵皆多至数兆少犹数亿无
不自恃其成以取其败此皆兵强则不胜
之明验也
临川王安石曰共者不顺之辞故曰木强
则共
王雱曰伐而共之
达眞子曰用兵有言不敢爲主而爲客不
敢进寸而退尺善胜敌者不争皆意不在
於强也是以兵强则不胜者此也木之强
则必人共伐兵以柔弱致其胜木以柔弱
致其存是以坚强可居其下而柔弱可处
其上也人之立性固不异此
颍滨苏辙曰物之常理精者在上粗者在
下其精必柔弱其粗必刚强
黄茂材曰列子载老聃之言曰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列子之书大抵祖述老子之意
且其世相去不远木强则折其文爲顺今
作共又读如拱其说不通当以列子之书
爲正
叶梦得曰此有道以佐人主者所以不欲
以兵强天下也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
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补不
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御注曰道无益损物有盈虚注焉而不满
酌焉而不竭者圣人之所保也降而在物
则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於人乎天之
道以中爲至故高者抑之不至有余下者
举之不至于不足将来者进成功者退四
时运行各得其序满招损谦得益时乃天
道
碧虚子陈景元曰严君平曰夫工人之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