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五 畏一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27|字数:11444字

宋鹤林彭耜纂集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道也者包括无外万

物资始最深最奥爲庶品之根本无有逃

其术内者

颍滨苏辙曰凡物之见於外者皆其门堂

也道之在物譬如其奥物皆有之而人莫

之见耳

清源子刘骥曰西升经云道深甚奥虚无

之渊言道爲万类之渊薮无物不藴藏也

莫神於天道实覆之莫富於地道实载之

天地之大尚不离於覆载之内况其他乎

黄茂村曰物生於三三生於二二生於一

一生於道则道也者岂不爲万物之奥乎

程大昌曰道之播而出也爲有有之又出

也爲形形具而物有其质及其在人则德

仁义礼皆是物也故物者道之边际而道

者万物之藴奥也

善人之寳不善人之所保

碧虚子陈景元曰善人谓上士也上士闻

道勤而行之链质资神固守妙本以爲长

乆之寳也不善人谓下士也下士闻道而

大笑之及其忤道悖德履凶践祸思欲反

复元吉咸仰道之所保庇也

涑水司马光曰守而用之依於有道以自

颍滨苏辙曰夫惟贤者得而有之故曰善

人之寳愚者虽不能有然而非道则不能

安也故曰不善人之所保

临川王安石曰莫非道也善人求之足以

至於道不善而求之则足以免於罪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小人虽不善略

知道亦能自保其身

黄茂村曰道无善无不善善人得之爲寳

不善人得之可资以安

程大昌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反也善人寳

之则不善人且将背而远之矣而此之所

寳彼亦保之其理何也孔子曰谁能出不

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於人人之不善何

弃之有

碧虚子陈景元曰此释不善人之所保也

无言无行之夫尚假甘美之言自尊之行

可以夺衆货之贾可以升稠人之上又况

有道者乎

颖滨苏辙曰盖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今

诚有人美言之则可以爲市於世尊行之

则可以加於人矣朝爲不义而夕闻大道

妄尽而性复虽欲指其不善不可得也而

又安可弃之哉

清源子刘骥曰美言可以市言市之所同

知也尊行可以加於人言人之所能行也

所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

黄茂材曰经曰天下皆知善之爲善斯不

善已美言尊行天下所谓善也未足以语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

坐进此道

颖滨苏辙曰立天子置三公将以道救人

耳虽有拱璧之贵驷马之良而进之不如

进此道之多也

临川王安石曰立天子置三公虽有合拱

之璧先乘驷马足以迎贤者之来而不如

坐进此道而已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曰以驷马璧玉

遍求贤俊不如端居进道则不召自来矣

叶梦得曰驷马贵矣而先之以拱璧世必

以是爲寳非吾所谓寳也

清源子刘骥曰立天子以化之置三公以

佐之虽有拱璧之寳以先驷马之车然出

而治人也不如坐进此道

黄茂材曰魏文侯闻田子方之言形解而

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曰吾所学者眞土

梗耳夫魏眞爲我累耳然则贵爲天子辅

以三公加之拱璧驷马之荣不如坐进此

道亦可知矣

程大昌曰坐之爲言安其所而不佗犹坐

忘之坐也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

以免邪故爲天下贵

御注曰求则得之求在我者也古之人所

以求之于阴阳度数而未得者求在外故

也恶者迁善愚者爲哲此有罪所以免欤

故道之善救者如此

碧虚子陈景元曰耶者叹美之词也

颍滨苏辙曰道本在我人患不求求则得

之矣道无功罪人患不知知则凡罪不能

污也

王雱曰求以得故善人寳之有罪以免故

不善人保之

叶梦得曰夫妇之愚未有求道而不得一

有闻焉虽向之尝以爲罪者可以一洗皆

空则道之爲贵果在此不在彼也

清源子刘骥曰古之得道者出乎天地阴

阳度数之外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

有乌有人灾

程大昌曰若其昔尝暴弃溺於不善矣今

而回心向道则亦受而诲之未尝追咎既

住也

爲无爲章第六十三

爲无爲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御注曰圣人应物之有体道之无於斯三

者概可见矣大小言形多少言数物量无

穷不可爲倪大而不多小而不少则怨恩

之报孰睹其辨圣人所以同万有於一无

能成其大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心不动则虚明虚明

则衆妙可观矣身不劳则实厚实厚则精

神不亏矣口不嗜则恬漠恬漠则灵液不

竭矣又解味无味者不味是非美恶之言

而味大道无味之言经曰道之出口淡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五 畏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五 畏一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