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四 已九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25|字数:10932字

以治人矣心静则任其自然性正则安其

固有任自然安固有者天道之尽也天道

尽则固可以事天矣是以治人事天莫如

啬惟心早复於静意早复於性则所谓重

其积德也能内重其积德以至治人则人

无不顺以至事天则天无不符以至应万

物则万物莫不归以至率万化则万化莫

不尽是谓重积德则无不克母也者爲衆

子之莫不从以衆动而归静以衆有而归

无固不异子之从母也惟衆动而归静则

静之者无终穷衆有而归无则无之者无

极尽故曰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晦庵朱熹曰早服者言能啬则不远而复

重积德者言先已有所积复养以啬是又

加积之也如修养者此身未有损失而又

加以啬养是谓早服而重积若待其已损

而後养则养之方足以补其所损不得谓

之重积矣所以贵早服者早觉未损而啬

之也

黄茂材曰啬者守於内不耗於外以之治

人而人治事天而天应谓之早复复者物

之初今之道家所谓返本还元是已可以

成德可以胜群物可以同於无极可以爲

有国之母

林东曰啬虽有悭吝意乃简损之理人爲

难治天爲难事能於简损而早复其德性

之眞则可以见道既见夫道则人虽奸诈

天虽难测理不难见治之事之皆基於此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乆视之道

御注曰根深则柢固性复则形全与天地

爲常故能长生与日月参光故能久视人

与物化而我独存此之谓道

碧虚子陈景元曰杜光庭曰修道之士啬

神以安体积气以全和内固三关而祛万

虑百神率服衆行周圆变化莫穷享年长

乆固蒂於混元之域深根於无何有之乡

与夫九老七元差肩接武矣古本作柢本

颍滨苏辙曰孟子曰尽其心养其性所以

事天也以啬治人则可以有国者是也以

啬事天则深根固蒂者是也古之圣人保

其性命之常不以外耗内则根深而不可

拔蒂固而不可脱虽以长生乆视可也盖

治人事天虽有内外之异而莫若啬则一

陆佃曰根在幽蒂在显根则以言其命蒂

则以言其性万物莫足以测之之谓深惟

命爲能与於此故曰深根万物莫足以倾

之之谓固惟性爲能与於此故曰固蒂

黄茂材曰深根固柢长生乆视之道於是

乎在经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其道见於

易之复卦

治大国章第六十

治大国若烹小鲜

御注曰事大衆而数揺之则少成功藏大

器而数徙之则多伤败烹小鲜而数挠之

则溃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惑是以治道贵

清静而民自定

颍滨苏辙曰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

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宽猛相济生熟

得中

黄茂材曰道无大小治大国烹小鲜同於

一道

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

不伤民非其神不伤民圣人亦不伤民夫两

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碧虚子陈景元曰西升经曰所谓爲道自

然助之不善於祠鬼自避之此之谓也人

之不作则妖祥何縁而兴人守常德则神

变无因而伤民河上公曰夫两不相伤人

得治於阳鬼得治於阴人得全其性命鬼

得保其精神故德交归焉杜光庭曰夫民

爲邦本本固则邦宁人爲神主主安则神

享圣人以道爲治既不伤於人鬼神感圣

人之功亦不害於物两者交悦二德交归

颍滨苏辙曰圣人无爲使人各安其自然

外无所求内无所畏则物莫能侵虽鬼无

所用神矣非其鬼之不神亦有神而不伤

人非神之不伤人圣人亦未尝伤人故鬼

无能爲耳人鬼之所以不相伤者由上有

圣人耳故德交归之

陆佃曰神无乎不在其在人则圣而不可

知者也其在鬼则灵而不可知者也故鬼

之所以不神者非无神也其神不伤而已

故曰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叶梦得曰诗颂文王之圣至於思齐曰神

罔时怨继之曰神罔时恫岂不以鬼无所

怨於人则亦无恫於人降之嘉生而祸灾

不至其有伤之者乎

晦庵朱熹曰老子谓以道莅天下者其鬼

不神若是王道修明则此等不正之气都

消铄了

黄茂材曰有道之世人能养其神不使其

鬼胜故曰其鬼不神有干越之剑者柙而

藏之不敢用也寳之至也圣人之不轻用

其神亦如其剑虽曰神不伤人是亦圣人

能养其神使不伤人尔故曰两不相伤德

交归焉

大国者下流章第六十一

大国者下流

御注曰人莫不有趋高之心而趋高者常

蹶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颍滨苏辙曰天下之归大国犹衆水之趋

下流也

临川王安石曰大国下流者如衆人之所

恶也非君子恶居之下流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四 已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四 已九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