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二 已七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22|字数:14900字

旨又不悟释氏无生之性故其数终则死

而枉纵之人不得天数凡所动作皆趋速

死之地又非修无生不往不来之法皆以

嗜慾动则就亏神损道之地十中亦有三

以此而自致伤夭之者

三峩了一子李文惒曰夫坎水子位在人

爲肾宜实而不宜虚元阳复还之生门也

离火午位在人爲心宜虚而不宜实衆阴

剥阳之死户也是以人能修坎则生役离

则死故摄生者悟精气之生身在乎坎妄

念之丧神在乎离故自少至老一周十二

辰消而从坎重复即生之徒十有三重阳

而再益火灭而益膏也不善摄生者莫知

生理役用从离妄念纵慾故自少至老亦

一周十二辰消而自离再姤即死之徒十

有三重阴而再损膏竭而益火也

叶梦得曰十有三四支九窍是也老氏盖

尝以有身爲大患矣而昩者不察累於有

身之患皆无能外此十有三物之间使能

知其非我有则超然乃立乎形骸之外岂

出入之所得名然而沉迷转徒自壮至老

日化而至於死非特不知生而且其动而

趋焉者未尝不之於死地也则亦以是十

有三物而已

黄茂材曰坎爲水水数六离爲火火数七

凡十有三也

林东曰出於胚胎则爲生体魄入地则爲

死虽有生死而九窍四支生死俱焉一身

之中上七窍而下二窍两手两足故谓十

有三也然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盖以自戕

自贼动与恶会而自趋死地亦十有三

本来子邵若愚曰老子以十分爲率而言

之生之徒十分中有三分死之徒十分中

有三分又有民之縁求养生动之死地亦

十分中有三分縁生之徒心着有死之徒

心着无民之生心着境三者心有所着皆

居生死之地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御注曰不知身之爲大患

颍滨苏辙曰有生则有死故生之徒则死

之徒也人之所頼於生者厚则死之道常

十九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

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

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碧虚子陈景元曰诸恶害其有情而不损

其无心

颍滨苏辙曰至人常在不生不死中生地

且无安有死地哉

达眞子曰凡言摄者皆非己所有也能齐

死生则以生爲假摄而已

陈象古曰外境之来於我何有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

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莫之爵而常

自然

碧虚子陈景元曰道者虚无之体德者自

然之用道体虚无莲动而生物物从道受

气故曰生之德用自然包含而畜物物自

德养形故曰畜之凡动植之类皆本道而

生因德而养物质方具故形之物既形矣

则随四时之势而成之道降纯精而生物

之性德含和气而养物之形道可以爲父

德可以爲母由此而言万物无有不尊仰

於道而贵重於德也爵者锡命也世之所

以尊贵者皆因王者之爵命万物咸被道

德生成之功而尊贵若父母者是道德非

假於爵命而常自然有所摄伏也

颖滨苏辙曰道者万物之母故生万物者

道也及其运而爲德牧养群衆而不辞故

畜万物者德也然而道德则不能以自形

因物而後形见物则不能自成远近相取

刚柔相交积而爲势而後兴亡治乱之变

成矣

王雱曰德者道之分物者德之器势者物

之理道尊而德卑德贵而物贱尊者如君

父贵者如金玉命於天则爲天子命於天

子则爲诸侯有所受命则出命者能贱之

矣惟道在万物之先而制其命敦能爵之

故常自然也

清源子刘骥曰万物之尊道而贵德也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不可得而尊

故不可得而卑不可得而贵故不可得而

贱所以莫之爵而常自然也

黄茂材曰道有常尊不待物而尊德有常

贵不因物而贵非如人爵者也人爵尊贵

出於使然道德尊贵自然而已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御注曰别而言则有道德势物之异合而

言则皆出于道道者万物之奥也万物化

作而道与之生万物敛藏而道与之成出

乎震成乎艮养乎坤覆乎乾刚柔相摩八

卦相荡若有机缄不能自已道实冒之

碧虚子陈景元曰此八者皆大道之元功

肖翘蝡动之物得不尊之贵之乎道之生

乎万物若显其有则收其仁矣养乎万物

若恃其爲则居其功矣长育群村成熟庶

品养覆动植若矜其宰则处其长矣有是

而退藏於密可谓阴德深矣远矣

临川王安石曰此三者皆出於无我故谓

之元德

黄茂材曰道之与德相爲用也始言其道

之大终言其德之元元者妙也非妙不足

以继其道

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二

喜欢道藏辑要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道藏辑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二 已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十二 已七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