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六 已一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10|字数:13416字

曰受天下之垢若是者常处于不争之地

孰能与之争乎

碧虚子陈景元曰此四事皆无爲之职夫

圣人无爲何尝显见己之才能则天下自

然称其明矣故曰不自见故明河上公曰

圣人虽明不以自见千里之外乃因天下

之目以视之故能明达夫能用天下之目

者亦不自显见之意也音训虽异而其旨

略同矣且圣人虚静何尝自是而非人盖

彼我都忘则天下自然称其是而其德彰

矣故曰不自是故彰且圣人恬澹何尝自

伐取其德美则天下自然称其功业矣故

曰不自伐故有功且圣人寂寞何尝自矜

大其贤贵则天下自然称其有道而长存

矣故曰不自矜故长

颍滨苏辙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

矜皆不争之余也故以不争终之

临川王安石曰不自见乃无所不见故常

明不自是乃无所不是故常彰不自伐则

善不丧故有功不自矜则不有能故能可

乆矣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者书

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达眞子曰如自见其全则以爲全足於己

更不求其全由是故全或至於不能明如

自是其直则以爲直足於身更不求其直

由是故直或至於不能彰唯不自见其全

也常以爲求全之不足若是则全终至於

明也唯不自是其直也常以爲求直之不

足若是则直终至於彰也推此二类凡有

於己者皆不自足於己如虽有功也不自

伐其功故得其有功己虽长也不自矜其

长故能得其长盖圣人不自满假凡在於

此也

叶梦得曰见字当读爲见乃谓之象之见

夫惟得一故虽晦其迹不自见而反明虽

藏其用不自是而反彰不伐而有功不矜

而能长亦由前之爲曲全洼盈者天下之

理同也是以复终之以夫唯不争故天下

莫能与之争以爲万物之变非吾所能执

及其既定物亦莫能与我竞此不争之效

也虽万物无不可爲争心苟存则虽一法

无所容措

黄茂材曰至人之处於世未尝有我也无

我故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矜夫然故与

物无争而物亦莫与之争方舟而济於河

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天下

孰能与之争乎不自见而明不自是而彰

不自伐矜有功而长亦其自然之理夫何

容心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御注曰圣人其动若水以交物而不亏其

全其应若绳以顺理而不失其直知洼之

爲盈无亢满之累知弊之爲新无夸耀之

迹若性之自爲而不知爲之者致曲而已

故全而归之可以保身可以尽年而不知

其尽也是谓全德之人岂虚言哉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圣人独抱守纯一无

爲何尝更有争竞之心哉经曰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虫兽尚尔况於人乎然而上古有此曲全

之语岂今日之寓言哉人能行之诚有全

德之美而归之于身此再三劝励之深?

颍滨苏辙曰世以直爲是以曲爲非将循

理而行於世则有不免於曲者矣故终篇

复言之曰此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夫所

谓全者非独全身也内以全身外以全物

物我兼全而归复於性则其爲直也大矣

叶梦得曰知此则循其本而反之所谓曲

则全者岂虚言哉吾诚先得其全而後归

於道则由枉而下爲可知矣

黄茂材曰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

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全於酒犹

若是况全於天乎古之至人天以其全付

之还以其全归之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御注曰希者独立于万物之上而不与物

对列子所谓疑独是也去智与故循天之

理不从事於外故言自然

碧虚子陈景元曰希者疏也易曰吉人之

辞寡

涑水司马光曰知道者不言而谕故曰自

颍滨苏辙曰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

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此所谓

希言矣

临川王安石曰多言数穷故希言则自然

陆佃曰夫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

然者谓之自然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言教出则爲迹

未能因於物情故圣人行不言之教任自

然之理

达眞子曰道不可闻故听之不闻则名曰

希希者冥其声之谓也

叶梦得曰此章明言不足以得道欲得道

者必即道以求之而道之不行世始有方

术之士各以其一曲诙诡谲怪违理而叛

道虽幸或见不旋踵而亡矣

清源子刘骥曰听之不闻名曰希希言则

听乎无声而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爲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乆而况於人乎

御注曰天地之造万物风以散之委衆形

之自化雨以润之任万物之自滋故不益

生不劝成而万物自遂于天地之间所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六 已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六 已一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