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故能爲大道生畜无爲之君是谓玄德
生而不有
南华经曰生而不有
爲而不恃
南华经曰爲而不恃
长而不宰
南华经曰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通玄经曰太古圣人执玄德於心而化驰
若神不发号令移风易俗其惟心行神化
无爲也孰知不言之教不道之道芒乎大
哉後世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无爲之道
也
三十辐章第十一此章南华经马蹄/篇言吾意古之善
治天下者规矩不然古者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
党命曰天放人民淳朴无工巧焉後/世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
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鈎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鈎
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而陶匠善治/埴木生其巧僞此亦後世治天下者
教土木之工巧僞之过也古者白玉/不毁孰爲珪璋纯朴不残孰爲犠樽
故残朴以爲器後世工匠巧作之过/也洞灵经曰古者至治之代舆服纯
素则人不胜羡嗜欲希微而服役乐/业矣治国之宗也後世衰末之代舆
服文巧则流俗炎慕人不忠洁而耻/朴贵华矣夫耻朴贵华之谓浮浮者
乱国之梯也故後世五帝创/作车室三器耻朴贵华矣
三十辐共一毂
通玄经曰上古爲国之道工无淫巧其车
素而不雕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
通玄经曰後世工爲奇巧车舆极於雕琢
历岁不成无益於用有益於费
埏埴以爲器
通玄经曰古者爲国之道工无淫巧其器
素而不饰
当其无有器之用
通玄经曰後世工爲奇巧器用遂於刻镂
历岁不成无益於费
凿户牖以爲室
南华经曰古者巢居穴处谓之有巢氏昼
食橡栗暮栖木上
当其无有室之用
通玄经曰後世处一主之势竭百姓之力
以奉耳目之欲志专於宫室台榭沟池苑
囿洞灵经曰时事不袭夺之以土功是谓
大凶冲虚经曰齐鲁多机巧有善土木者
故有之以爲利
通玄经曰今器有形者逐事也逐事者成
器也故有功以爲利利器丧道也
无之以爲用
通玄经曰古道无形者作始也作始者朴
也故无名以爲用用朴不器也
五色章第十二此章南华经言古者/至乐活身唯无爲几
存末世人也孰能得无爲哉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
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夫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
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於
形也伤身损性亦愚痴哉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
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搜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
五曰取舍乱心使性飞扬羽旄之容/色之末也钟皷之音乐之末也口彻
爲甘味之末也此五末者皆生民损/命之大害也此戒末世王者好声色
禽荒失/天下也
五色令人目盲
通玄经九守篇曰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
明南华经曰目观锦绣彩艳之色以惑其
意遗忘其业可谓乱矣
五音令人耳聋
通玄经曰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南华
经曰耳营钟鼓管龠之声以惑其意遗忘
其业可谓乱矣
五味令人口爽
通玄经曰三曰五味乱口使口生疮南华
经曰五臭薰鼻困惾中颡五味浊口使口
厉爽口兼於刍豢醪醴之味以惑其意遗
忘其业可谓乱矣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通玄经曰四曰取舍乱心使性飞扬驰骋
田猎以夺民时以罢民力衰世之主刳胎
焚郊覆巢毁卵焚林而畋竭泽而鱼凤凰
不翔麒麟不游冲虚经曰邯郸之民以正
月之旦献鸠於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
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
民知君欲放生故竞而捕之死者衆矣君
如欲生之不如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
不相补矣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通玄经曰末世求货者争难而爲寳珠玉
贵而天下争衰世之主凿山石挈金玉剔
蚘蜄消铜铁万物不滋
是以圣人
冲虚经曰今天下之人皆迷於声色臭味
是非孰能正之通玄经曰爲正之本在去
声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於性
外合於义循理而动不系於物者正气也
推於滋味淫於声色不顾後患者邪气也
爲腹
通玄经曰目好色耳好声鼻好香口好味
合而悦之不离利害嗜欲也耳目口鼻不
知所欲皆心爲之制各得其所由此观之
欲不可胜亦明矣
不爲目
通玄经曰目悦五色口惟滋味耳淫五声
鼻香五臭七窍交争以害一性日引邪欲
竭其天和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
故去彼取此
通玄经曰故去彼取此天殃不起得於此
者忘於彼则咎去福来
宠辱章第十三此章南华经言古圣/去志之勃名利荣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