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风眼神中满是荒谬,脱口而出:“不可能!这……这绝对不可能!”
他猛地转向海大富,仿佛想从他脸上看出破绽,咬牙说道:“定是驿站误传!海公公,你……你再念一遍那名字?”
海大富面无表情,又将那名字清晰地重复了一遍:“翰林院首席,萧凌云!”
萧长风身躯微晃,随即脸上涌起被羞辱的狂怒:“荒谬!简直是荒谬绝伦!”
“我儿天赐自幼熟读兵法,深得老夫精髓!而萧凌云那个废物,武道破碎,功力尽毁,他怎么可能立下此等泼天战功?!”
“我看定是有人谎报军情,意图欺瞒圣上,冒领军功!陛下,此事必须严查!”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声音响彻大殿,引得周遭几位文官微微蹙眉。
武霓裳冷冷地看着殿中失态的镇北侯,随后将另一份战报轻飘飘地丢在他脚下:
“镇北侯,令郎的功绩,朕这里还有另一桩呢!你自己看看吧!”
“萧天赐不听劝阻,刚愎自用,率区区三百骑强攻哭风崖,结果全军覆没,仅剩他一人……狼狈逃回太平关。”
“这便是你镇北侯府麒麟儿,献给你的……本事?”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
萧长风脸色瞬间由赤红转为铁青,弯腰捡起那份战报,匆匆扫过几行关键处。
上面果然写着:“都尉萧天赐,贪功冒进,致使所部尽没”。
后面还有监察使林远山的签章,铁证如山。
一股邪火直冲脑门,他怒发冲冠,猛地将手中纸张撕了个粉碎,纸屑纷飞:“绝无可能!天赐年轻气盛,或有鲁莽,但有西北总都司赵光启,老成持重,运筹帷幄在侧,岂会寸功未立?”
“定是那萧凌云小人得志,勾结林远山,陷害我儿与赵都司!”
他目光阴鸷地扫向文官队伍,仿佛要把无形的敌人揪出来。
女帝的声音骤然变得如同极北寒冰,整个太玄殿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她将另一封盖着蒋天雄帅印,血迹斑斑的文书狠狠丢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赵光启?镇北侯是说那个早已收受妖蛮重贿,私开关门,引妖兵入境,害死我玄胤数百将士的叛国贼赵光启吗!”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无上威压。
“你今日数次为他辩解,如此替他开脱,莫非……你镇北侯府,也与那妖蛮有所勾连?!”
嘶——
武霓裳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文武百官无不震惊失色,骇然相顾。
西北总都司竟然通敌叛国了?
这无异于在玄胤西北屏障上凿开了一个大洞!
一些勋贵武将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直刺镇北侯。
镇北侯萧长风那雄伟的身躯猛地一晃,不由自主地后撤了半步,脸上血色尽褪,难以置信地失声道:
“什……什么?赵光启……他竟然通敌叛国了?这……这……这真是罪该万死,该千刀万剐!臣……臣竟不知……被他蒙蔽……”
他冷汗涔涔而下,强压惊骇,试图将话题引开,撇清关系。
“此等丧心病狂之贼子,竟让他逃往妖蛮王庭,必将成为我玄胤心腹大患啊!恳请陛下,速速下令缉拿!”
武霓裳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轻哼一声:“这点,就不劳镇北侯操心了。”
她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钉在萧长风脸上。
“翰林院首席萧凌云,慧眼如炬,明察秋毫,早已识破其奸!”
“就在那太平关前,将叛贼赵光启就地正法,枭首示众于阵前,以正视听,告慰了枉死将士的在天之灵。”
她的每一个字都敲打在萧长风的心坎上。
萧长风双手死死捏着仅剩的纸角,骨节处因用力而发出咯咯轻响。
任他老奸巨猾,脸皮再厚,此刻也觉得双颊如同被烙铁烫过,灼热难当,颜面扫地。
殿中无数道目光,如同针尖般刺在他背上。
他清晰地看到,连往日唯他马首是瞻的几个武将,此刻眼神也闪烁不定,避开了他的视线。
武霓裳见萧长风如同斗败的公鸡般垂首僵立,这才淡淡开口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如今,西北总都司空缺,守军更是折损惨重。萧凌云,虽出身翰林,然在此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于西北边陲,更有阵斩叛贼之大功,堪为柱石。”
“朕看这西北总都司之位,就由他来暂且署理吧!镇北侯,你意下如何?”
萧长风心中恨意如滔滔江水翻涌不息,几乎咬碎钢牙。
赵光启通敌之事猝不及防将他钉在了耻辱柱上。
加上殿中诸多武官将领那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之意。
他深知,此刻自己但凡再有半点质疑反对,必会被女帝和大臣们联手坐实一个“勾结叛逆”的嫌疑。
即使明知道这是武霓裳借机敲打,削弱他萧家在西北军权的狠招,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从牙缝里艰难地挤出几个字:
“陛下……圣明烛照。萧凌云……阵前诛逆,确有大功……当得起此任。臣……附议!”
“陛下有旨。”海大富尖细的声音穿透朝堂,清晰地传到每一个角落。
“翰林院首席萧凌云,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于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西北。”
“特擢升为西北总都司,加正三品昭毅将军衔,赐封号驱蛮将军,赏黄金十万两。以彰其功,以励三军,钦此!”
他顿了顿,声音更显肃穆。
“另,追恤边关哭风崖、黑龙山战役中,为国捐躯之四百勇士英灵。”
“其家眷,每户赐抚恤金千两,永免田赋徭役。其忠勇血性,堪为万世表率!”
此言一出,以杨天真为首的文官们率先按捺不住激动。
杨天真作为萧凌云离开后暂代翰林院事务的第一人,激动得老泪纵横,当即带头撩袍跪地,声音哽咽却洪亮:
“陛下圣明!萧大人忠勇无双,实至名归!此乃我玄胤之幸!翰林院之荣!”
聚集在殿外的翰林院年轻学子们,听见这封赏旨意,也无不相拥而泣。
为他们的首席,如今已成为传奇的师兄感到无上骄傲。
喜欢替弟顶罪十年,归来抽我武神血?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替弟顶罪十年,归来抽我武神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