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华轸曜文辀,遗风激兰丛。
- 解析:细致刻画了赵王出行车辆的华丽与队伍经过时的情景。“华轸曜文辀”,“华轸”指华丽的车后横木,“文辀”指有花纹的车辕,描绘出车辆装饰精美,光彩夺目,显示出赵王身份的尊贵与出行的豪华。“遗风激兰丛”,队伍经过时留下的风,吹拂着兰草丛,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同时“兰丛”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美好的品德,这里暗示赵王的出行如同清风过兰丛,所到之处皆能传播美好的品德与影响。
14. 仁声振金石,威灵厌鬼方。
- 解析:表达了对赵王此次使命的期望,希望他能以仁德和威严震慑四方。“仁声振金石”,“仁声”指仁德的名声,“振金石”表示声音如同敲击金石般响亮,意味着赵王以仁德治理边境,其仁德之名能够如金石之声般响亮传播,威震远近。“威灵厌鬼方”,“威灵”指威严的神灵或威望,“厌”有压制、威慑之意,“鬼方”在古代常指代远方的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希望赵王凭借威望能够威慑边疆地区,使远方异族敬畏,确保边境的安宁与稳定。
15. 夫子茂远猷,款诚寄惠音。
- 解析:继续对赵王表达期许。“夫子”指赵王,“茂远猷”称赞赵王具有卓越的长远谋略,希望他在处理边境事务时,能够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智慧,制定出妥善的策略。“款诚寄惠音”,“款诚”表示真诚,“惠音”指好消息,期望赵王能以真诚之心对待此次使命,将朝廷的善意和恩泽传递到边境地区,并带回边境地区安宁、稳定的好消息,表达了对赵王顺利完成使命的美好祝愿。
16.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 解析:描绘出饯行时的场景,体现出赵王行程的紧迫。众人与赵王的辞别之语还未说完,前方的先导队伍已经高举旗帜出发了。“辞诀未及终”突出了饯行时的匆忙与不舍,“前驱已抗旌”则生动地展现出队伍行动的迅速,从侧面反映出赵王肩负使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容不得过多耽搁。
17. 严鼓何嘈嘈,行复观前驱。
- 解析:以行军的鼓声收尾,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宏大的氛围。“严鼓何嘈嘈”,“严鼓”指急促的战鼓,“嘈嘈”形容鼓声喧闹,通过对鼓声的描写,渲染出军队出征时的紧张气氛。“行复观前驱”,人们前行又看到了前方队伍高举的旗帜,暗示着赵王的队伍渐行渐远,但那壮观的场面依然留在人们的视野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展现出队伍出征时的有序与威严。
……
句译:
1. 大晋应天庆,皇帝受命期。
- 翻译:大晋顺应天命迎来吉庆,皇帝在此时接受上天赋予的统治使命。
2. 圣德光宇宙,洪烈荡四维。
- 翻译:皇帝的圣明之德照耀宇宙,伟大功绩震撼四方。
3. 出车抚凉裔,使命有赫羲。
- 翻译:(赵王)率领车队去安抚凉州边境,这使命光荣而重大。
4. 肃肃王命集,赫赫简书备。
- 翻译:庄严的王命下达,显赫完备的文书亦已准备齐全。
5. 玉衡正三辰,流光镜八裔。
- 翻译:朝廷统治如北斗调控日月星辰,光辉如同明镜照耀八方边远之地。
6. 协气烟煴,惠泽滂霈。
- 翻译:和谐祥瑞之气弥漫交融,皇帝的恩泽如大雨般广泛洒落。
7. 前旆举鸾旗,后乘鸣和鸾。
- 翻译:队伍前方高举绣有鸾鸟的旗帜,后面车辆的铃铛发出和谐声响。
8.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山。
- 翻译:清晨从都城出发,傍晚就经过了首山。
9. 抚军镇西岳,营垒临秦川。
- 翻译:(赵王)安抚军队,镇守西部山岳地区,在临近秦川之地安设营垒。
10. 西顾望昆山,属想羡昔贤。
- 翻译:向西眺望能看到昆仑山,不禁联想起并羡慕往昔的贤能之士。
11. 弃重而怀轻,忽苦而忘旃。
- 翻译:为了使命放下个人看重之事,忽视旅途辛苦而一心投入。
12. 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 翻译:四匹雄马在漫长道路上光彩照人地奔驰,轻便的车盖如飞鸿般轻快前行。
13. 华轸曜文辀,遗风激兰丛。
- 翻译:华丽的车后横木与有花纹的车辕光彩夺目,队伍经过的风拂动着兰草丛。
14. 仁声振金石,威灵厌鬼方。
- 翻译:仁德的名声如敲击金石般响亮传播,威望能够威慑远方异族。
15. 夫子茂远猷,款诚寄惠音。
- 翻译:您(赵王)具有卓越的长远谋略,希望以真诚之心传递好消息。
16.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 翻译:辞别之语还没说完,前方先导队伍已高举旗帜出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