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潘岳《秋兴赋》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11:02|字数:17600字

- 解析:唉,秋天是如此令人哀伤啊,想来没有什么愁绪不是因它而生。再次强调秋天的哀伤,总结上文因秋而生的各种愁绪。

野有归燕,隰有翔隼。

- 解析:野外有归巢的燕子,低湿的地方有飞翔的鹰隼。“隰”指低湿的地方。描绘秋天典型的动物活动场景,展现秋景特点。

游氛朝兴,槁叶夕殒。

- 解析:早晨雾气升腾,傍晚枯叶飘落。“游氛”即飘动的雾气,“槁叶”指枯叶。通过早晚不同景象,突出秋天的变化与肃杀。

于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蒻,御袷衣。

- 解析:于是收起轻薄的扇子,脱下细葛布的衣服,铺上莞草和蒻草编的席子,穿上夹衣。“屏”意为收起,“箑”即扇子,“纤絺”指细葛布,“藉”为铺垫,“莞蒻”是两种草,“御”表示穿上。通过人们衣物、用品的更换,体现秋天天气转凉。

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

- 解析:庭院中的树木叶子纷纷飘落,强劲的风猛烈地吹动帷幕。“槭”形容树叶飘落,“戾”表示猛烈。描绘出秋风中庭院的萧瑟景象,烘托悲伤氛围。

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 解析:寒蝉发出微弱的叫声,大雁飘飘然向南飞去。“嘒嘒”形容蝉鸣声,以寒蝉、南飞雁等秋景元素,增添秋的凄凉之感。

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

- 解析:天空明亮而越发高远,阳光渐渐微弱。“晃朗”形容天空晴朗,“弥高”越发高远,“悠阳”指阳光,“浸微”逐渐微弱。描绘秋天天空与阳光的变化,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

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

- 解析:为何微弱的阳光白昼如此短暂,感觉清凉的夜晚正变得漫长。“短晷”指白昼时间短,“永”表示漫长。通过昼夜对比,突出秋夜漫长,强化内心的孤寂。

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 解析:月亮朦胧散发着光辉,露水凄清凝结成寒冷的水珠。“朣胧”形容月光朦胧,描绘秋夜月露之景,渲染清冷氛围。

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

- 解析:萤火虫在台阶和门旁闪烁,蟋蟀在堂前和屏风边鸣叫。“熠耀”指萤火虫,“闼”是门,“轩”为堂前,以萤火虫与蟋蟀的活动,增添秋夜的静谧与凄清。

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夕倾。

- 解析:清晨听着离群大雁的鸣叫,傍晚望着大火星向西倾斜。“离鸿”指离群的大雁,“流火”指大火星,夏去秋来,大火星自西而下。借大雁与星宿变化,体现秋天特点,加深时光流逝之感。

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于华省。

- 解析:夜晚心怀忧愁难以入睡,独自在华丽的官署中辗转反侧。“耿介”形容心中不安,“华省”指华丽的官署。直接表达因秋而生的忧愁,以及在官场中的辗转难眠。

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俯首而自省。

- 解析:领悟到岁月即将终结,感慨地低下头自我反省。“遒尽”指即将结束,体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悟与对自身的思考。

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

- 解析:斑白的头发垂在帽子下,白发纷纷披落在衣领上。“髟”形容毛发下垂,“弁”是帽子,“飒”描绘头发纷纷下落。描绘自己头发斑白的样子,直观展现岁月对自己的影响,强化时光流逝的悲哀。

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

- 解析:仰慕众多才俊的超凡轨迹,渴望如攀高天般自由驰骋。“群俊”指众多才俊,“逸轨”超凡的行迹,“云汉”指高空。表达对他人在官场得意的羡慕,也暗示自己在官场的不如意。

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

- 解析:像登上春台般和乐自得,头戴饰有金貂的帽子光彩照人。描绘官场得意者的状态,“熙熙”形容和乐,“珥金貂”为官员服饰,与自己的忧愁形成对比。

苟趣舍之殊途兮,庸讵识其躁静。

- 解析:如果人们取舍的道路不同,又怎能分辨谁浮躁谁宁静呢。“趣舍”即取舍,“庸讵”表示反问,意为怎能。思考不同人生选择的差异,体现对自身与他人选择的反思。

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

- 解析:听闻至人的美好风范,能将天地万物视为等同。“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休风”美好风范,化用《庄子·齐物论》典故,表达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彼知安而忘危兮,固出生而入死。

- 解析:那些只知安逸而忘记危险的人,本来就会从生走向死。批判只贪图安逸而忽视危险的人,暗示官场的潜在危险。

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

- 解析:走路时只把脚放在仅能立足的地方,几乎不须踩就可到达。意思是人应谨慎行事,不要贪图过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157章 潘岳《秋兴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157章 潘岳《秋兴赋》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