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蔡琰《胡笳十八拍》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04:24|字数:36254字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解析:描绘了胡地严寒的气候,冰霜凛冽,让她身体饱受寒冷之苦。面对匈奴的食物肉酪,即使饥饿也难以下咽,再次体现出她在胡地生活的艰难与对当地饮食的不适应。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解析:夜晚,蔡琰听到陇水潺潺流淌,那声音仿佛在呜咽哭泣,更添她内心的悲伤。早晨,她看到长城,意识到回家的路途依然遥远漫长。此句通过对夜晚和清晨所见所闻的描写,烘托出她归乡的渴望和路途的艰难。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解析:回忆起往日艰难的行程,蔡琰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当胡笳琴曲弹奏到第六拍时,这种悲伤让她几乎想要停止弹奏。此句表达了她对过去苦难经历的痛苦回忆以及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

解析:傍晚时分,风声悲戚,边地各种声音纷纷响起,蔡琰满心忧愁,却不知道该向谁倾诉。此句通过对傍晚凄凉氛围的描写,突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解析:放眼望去,原野一片萧条,烽火台连绵万里,显示出战争的痕迹。蔡琰还描述了匈奴的风俗,他们轻视老弱,以少壮为美。此句从环境和风俗两方面,进一步展现了她在胡地所见所感的陌生与不适。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解析:描绘了匈奴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有水草的地方安家修筑营垒,草原上牛羊遍野,如同蜂蚁聚集一般繁多。此句通过对匈奴生活场景的描写,体现出她对这种生活的观察和自身的格格不入。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解析:当草原上的草吃完,水源枯竭时,羊马都要迁徙。此时蔡琰弹奏到第七拍,心中满是怨恨,厌恶居住在这样的地方。此句将她对胡地生活的不满和怨恨推向了高潮。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解析:蔡琰以强烈的反问,质问上天若有眼,为何看不到自己独自漂泊的悲惨境遇;神灵若有灵,为何将自己置于天南海北的偏远之地。此句通过对天地神灵的质问,表达了她对命运不公的强烈愤慨。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解析:诗人进一步强调自己并没有辜负上天和神灵,可为何上天让自己嫁给匈奴人,神灵又为何惩罚自己,将自己流放到这荒凉的胡地。这一连串的反问,更加深刻地表达了她对命运的不甘与悲愤。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解析:蔡琰原本希望通过创作这第八拍的琴曲来排解内心的忧愁,然而,当琴曲完成时,却发现自己的心情反而更加忧愁。此句生动地表现出她内心痛苦的难以排解,忧愁的根深蒂固。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解析:以天地的广阔无边,比喻自己内心的忧愁同样没有尽头。此句形象地描绘出她内心忧愁的浩瀚与深沉,如同天地般广阔无垠。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解析:感慨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而自己在这宝贵的盛年时光里,却没有享受到欢乐,只有无尽的痛苦。此句将人生的短暂与自己的悲惨遭遇相对比,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解析:蔡琰心中充满怨恨,想要向天问个明白,然而天空苍茫,自己与天相隔遥远,无缘倾诉。她抬头仰望,只看到天空中的云烟。当弹奏到第九拍时,她心中的情怀不知道该向谁传达。此句再次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无奈以及对命运的不满。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解析:描写城头的烽火一直燃烧,从未熄灭,发出战争究竟何时才能停止的疑问。此句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解析:每天清晨,战场上的肃杀之气直冲边塞城门,夜晚,呼啸的胡风伴随着边关的明月吹拂。此句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阴森的氛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持续不断。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解析:与故乡相隔遥远,音信断绝,蔡琰悲痛得哭不出声音,气息也几乎哽咽。她觉得自己一生的辛苦都源于与故乡和亲人的分离。当弹奏到第十拍时,悲伤至极,泪水都仿佛变成了鲜血。此句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因分离而产生的痛苦推向了顶点,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极度悲痛。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20章 蔡琰《胡笳十八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20章 蔡琰《胡笳十八拍》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