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烬以伤换伤,拳脚裹挟着熔岩般的气劲硬撼刀锋,每一次碰撞都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火星四溅。整个殉葬坑仿佛化作巨大的洪炉,烟尘与破碎的兵刃残骸在激荡的气流中狂舞。
>激斗中,萧烬眼角余光瞥见那具插着弯刀的骸骨。骸骨空洞的眼窝似乎正“望”着缠斗的众人,心口那柄弯刀上的幽蓝鳞片,光芒正随着洛桑急促的呼吸和蒸腾的血气而明灭不定,仿佛一颗跳动的心脏。
>一个念头如闪电划过脑海。
>他故意卖了个破绽,引得主攻刀客一刀直劈面门。就在刀锋及体的刹那,萧烬身形猛地一矮,险之又险地避开,同时右手如电探出,并非攻敌,而是抓向骸骨心口那柄弯刀的刀柄!
>触手冰凉刺骨,一股苍凉浩瀚、仿佛来自无尽深海的力量瞬间沿着手臂涌入!
>这股力量与体内滚烫的烛龙之力截然不同,却并不冲突,反而如寒流汇入熔岩,产生一种奇异的调和与共鸣。脊椎深处撕裂般的灼痛竟为之一缓,狂暴的力量仿佛找到了宣泄的闸口,变得驯服了几分。
>“不好!他碰了圣刀!”外围的刀客惊怒交加,数点蓝汪汪的“离人愁”毒针激射而至。
>萧烬手腕一抖,弯刀嗡鸣出鞘!
>刀光不再是匹练,而是一道幽暗深邃、仿佛能吞噬光线的弧形轨迹,带着深海的低语与万载寒冰的寂灭之意,无声无息地划过。
>叮叮叮!
>激射而来的毒针被刀光尽数绞碎成齑粉。
>那挥刀劈来的主攻刀客,动作陡然僵住。他面具下的眼睛瞪得滚圆,一道极细的血线自额头正中向下蔓延,穿过鼻梁、嘴唇、咽喉…直至胸腹。下一秒,他的身体连同手中的刀,无声无息地裂成两半,鲜血脏器喷涌而出,竟在落地前被残余的刀意冻结成诡异的冰晶血花!
>森寒死寂的刀意弥漫开来,剩下的两名金错刀门杀手如坠冰窟,眼中只剩下无边的恐惧。
>萧烬持刀而立,幽蓝的刀光映着他半边染血的脸颊,右臂烛龙暗纹与左手中的弯刀寒芒交织,一炽热一酷寒,如同掌控冰火的神只。他缓缓转动刀锋,指向幸存者:
>“滚,或死。”
---
### **第三幕 寒寺魅影**
侥幸逃生的两名金错刀门杀手遁入黑暗,殉葬坑重归死寂,只剩下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寒冰刀意。
>萧烬立刻回身查看洛桑。她胸前被简单包扎的伤口附近,淡金色的血液仍在渗出,那片被血浸透的衣襟下,隐约有极其复杂的、如同活物般的幽蓝纹路在肌肤下明灭流转,与弯刀上的鳞片光芒呼应。
>“海眼…残阵在吸我的血…”洛桑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这刀…是钥匙…也是诅咒…拔刀的人…会被标记…”她艰难地抬起手,指尖颤抖着指向那具骸骨心口位置。
>萧烬凝目望去,只见骸骨心腔插刀的创口边缘,骨头上赫然烙印着一圈焦黑的、扭曲的符文,形如盘绕的毒蛇,正散发着极其隐晦的不祥气息。他低头看向自己握刀的手,虎口处不知何时也悄然浮现了一个微缩的、同样焦黑的蛇形印记,传来阵阵阴冷的刺痛。
>“标记?”萧烬眉头紧锁,烛龙之力运转,试图驱散那阴冷。印记微微发烫,却如跗骨之蛆,纹丝不动。
>“是‘九幽引’…”洛桑喘息着,眼中带着深深的忌惮,“南疆…巫傩殿的秘咒…中咒者…如黑夜明灯…会被…施咒者…千里锁魂…”
>巫傩殿!又一个庞然大物浮出水面。
>此地绝非久留之所。萧烬撕下相对干净的里衣下摆,重新为洛桑包扎,动作尽量轻柔。他拾起地上的刀鞘,将弯刀归鞘。刀入鞘的瞬间,刀柄鳞片与鞘口某处暗合,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鞘身几道看似装饰的凹槽内,竟有极淡的幽蓝液体缓缓流动,汇聚成模糊的线条——赫然是半幅残缺的沿海地形图!
>《烽燧海眼图》!
>萧烬心头一震,迅速将刀鞘塞入怀中。他背起洛桑,不敢再走原路,目光投向殉葬坑另一端一条更为幽深、散发着潮湿腐朽气息的向下甬道。洛桑的血气对那条通道似乎有所感应,微弱地蒸腾着。
>“走这边…”她气若游丝。
>甬道漫长曲折,倾斜向下,湿滑的石壁上布满厚厚的青苔与某种黏腻的深褐色菌类。空气越来越潮湿阴冷,带着浓重的咸腥和死寂气息。不知走了多久,前方隐约传来微弱的水声和一丝极其稀薄的光亮。
>尽头豁然开朗。
>眼前竟是一个巨大的、半天然半人工开凿的地下溶洞。洞顶悬挂着无数发着惨绿幽光的钟乳石,将下方一片幽深死寂的地下湖映照得鬼气森森。湖水漆黑如墨,水面漂浮着大片灰白色的、形如人发的诡异藻类。
>湖边,几根断裂的巨大石柱半浸在水中,支撑着一座摇摇欲坠的残破建筑。那建筑样式古朴,飞檐斗拱依稀可见昔日庄严,但如今爬满了湿滑的深绿色苔藓和藤蔓,残破的牌匾斜挂在门头,上面的字迹被腐蚀大半,勉强能辨出一个“寺”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