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少阳病脉症并治全篇1-4

作品:【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作者:医衣哥|分类:其他|更新:2025-07-09 06:14:47|字数:8630字

【按语】太阳病,发热出汗后热不解除,心下满闷坚硬,出现腹泻但不呕吐的,这是表里都虚的情况,属于桂枝人参汤的适应证。如果呕吐且大便不通畅,这是表里都实的情况,属于大柴胡汤的适应证。前者脉象微弱,后者脉象必定有力。

患太阳病,过了三阳经的传变周期十多天,医生反而多次用攻下之法,又过了四五天,如果柴胡汤证仍然存在,应先给予小柴胡汤。如果呕吐不止,心下拘急不舒,心中郁郁不乐且微微烦闷,这表明病症还没有解除,给予大柴胡汤攻下,病就会痊愈。

【注释】太阳病,已经传过三阳经十多天,医生没有按照六经传变规律进行治疗,反而多次使用攻下之法,好在没有导致变证。又过四五天,只见少阳经往来寒热的柴胡汤症仍然存在,此时适宜先给予小柴胡汤,以解表邪、调和里气。如果服药后病没有痊愈,呕吐不止,心下胀满拘急,心中郁郁不乐且微微烦闷,这说明少阳经的表证和里证都没有解除,给予大柴胡汤攻下,既能攻里实,又能和解表邪,病自然就会痊愈。

【集注】方有执说:“过经”和“坏病”情况相同,不知道会导致什么样的变逆,却多次攻下,这恰恰是导致变逆的原因,所以说“反”。多次攻下,阳明虽然没有受到损伤,但少阳之邪也没有去除,所以说“柴胡症仍在”。呕吐不止,心中郁郁不乐且微微烦闷,这是邪气侵扰少阳和阳明两经,所以说“未解也”。

程知说:这一条说的是过经后误下,可以使用大小柴胡汤的两解之法。大概因为患者的邪气因为多次攻下而深入,如果表证没有解除,必须先用小柴胡汤和解半表之邪,然后才可以兼攻里实之邪。

程应旄说:这一条和阳明经中“呕多,虽然有阳明证也不可攻下”的条文,要仔细斟酌。阳明证中呕吐的位置在上,邪气也在膈之上,还没有进入腑中,所以不可攻下;这一条中呕吐不止,心下拘急,说明邪气在膈之下,已经属于胃的范围,所以可以攻下。可下与不可下,在这些地方千万不能失误。

林澜说:呕吐不止,说明半表半里证仍然存在,然而心下拘急,心中郁郁不乐且微微烦闷,必定是胃肠中有燥屎,不通过攻下之法去除不行,所以用大柴胡汤兼顾表里进行治疗。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洗净,半升)、芍药(三两)、枳实(炙,四枚)、大黄(二两)、生姜(切片,五两)、大枣(掰开,十二枚)

将以上八味药,加入一斗二升水,煮取六升,去掉药渣后再煎,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按语】许叔微说:大柴胡汤,有一个方子没有大黄,有一个方子有大黄。这个方子用大黄,是因为大黄有荡涤蕴积热邪的功效,是治疗伤寒病的重要药物。王叔和说:如果不用大黄,恐怕不能称为大柴胡汤。而且经文中明确说“下之则愈”,如果没有大黄,用什么来解除心下的拘急呢?应该以王叔和的说法为准。

【方解】柴胡汤证存在,同时又有里证,所以确立了少阳表里双解的治法。用小柴胡汤加上枳实、芍药,是为了解除表邪、调和里气。去掉人参、甘草,是因为里气不虚;稍微加大黄,是用来泻除结聚的热邪;加倍使用生姜,是因为呕吐不止。

太阳病,已经过了三阳经的传变周期十多天,心里有一种泛泛欲吐的感觉,而且胸中疼痛,大便反而溏稀,腹部微微胀满,心中郁郁不乐且微微烦闷。如果在这之前,患者自己曾经过度地催吐、泻下,就给予调胃承气汤;如果不是这样,就不可以给予。只是想要呕吐,胸中疼痛,大便微溏的情况,这不是柴胡汤的适应症。因为有呕吐症状,所以知道是经过了过度催吐、泻下。

【按语】王肯堂说:“温温”应当是“嗢嗢”。又说:“以呕”以下,应当有文字缺失。

【注释】太阳病,过了三阳经传变周期十多天,若曾经催吐、泻下后病仍不解,是因为过度催吐会使胸部正气虚弱,邪热乘虚侵入胸部,所以心下有泛泛欲吐之感,而且胸中疼痛。过度泻下会使里气虚弱,邪热乘虚侵入里部,所以大便反而溏稀,腹部微微胀满,心中郁郁不乐且微微烦闷。询问得知先前如果确实经过过度催吐、泻下,那么表邪就会全部陷入胸腹,此时所见的症状都是里证未和,所以适宜给予调胃承气汤攻下以调和。如果不是这样,即不是因为过度催吐、泻下而出现这些症状,就不可以用这个汤。只是想要呕吐,是少阳病的表现;胸中疼痛,是太阳病的症状;大便微溏,是太阳与少阳合病导致的下利,并没有心下泛泛欲吐、心中郁郁不乐、腹部胀满、烦热等症状,本来就不可以用承气汤。然而这也不是柴胡汤症,所以柴胡汤也不可以用。应该按照太阳、少阳合病,出现下利,如果伴有呕吐的情况,给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就可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方便以后阅读【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辫少阳病脉症并治全篇1-4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辫少阳病脉症并治全篇1-4并对【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