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说“窗影鬼”这回事,是在那年夏天,南方的梅雨季刚过,空气里还带着股拧不干的湿意。说起来也巧,是我一个在房产中介做事的朋友阿杰,酒后吐真言吐出来的。他当时负责跑城西那片新开发的高楼区,叫“星河湾”,名字听着挺亮堂,里头的事儿却透着股子阴仄。
“你是没见过,那楼盖得跟密林似的,挨得近,楼高,白天都显得有点暗,晚上就更别提了。”阿杰灌了口啤酒,眼神有点发直,“星河湾三期,15到18栋,那几栋靠得最紧,出事的,也多半是那几栋。”
他说的“事”,起初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住户半夜起夜,拉窗帘时瞥见对面楼的窗户里,好像有个影子晃了一下。不是正常的人影,说是“歪歪扭扭的,像被风吹变形的破布”。那时候没人在意,只当是对面楼的人半夜开灯,影子映错了角度。
可这事儿,就像梅雨季节的霉斑,一旦冒头,就止不住地蔓延。
最先被缠上的,是16栋12楼的一个年轻姑娘,叫小林。阿杰去过她家,说是租的房子,一个人住。小林出事前,先是在业主群里抱怨,说对面17栋同楼层的一户人家,半夜总不关灯,而且灯光老是一闪一闪的,晃得她睡不着。
“她说那灯光闪得奇怪,不是电压不稳的那种,是有节奏的,忽明忽暗,跟信号似的。”阿杰抹了把脸,“群里有人回她,让她找物业问问对面住的是谁,是不是家里有什么情况。结果物业一查,17栋12楼那户,根本就没住人,是空房!”
这一下,群里就安静了。小林也没再说话,但没过几天,阿杰就接到了她的电话,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让他赶紧过去一趟。
等阿杰赶到小林家时,那姑娘正缩在客厅角落,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屋里一片漆黑,只有手机屏幕亮着,映得她脸色惨白。
“她指着窗户,说‘在那儿,还在那儿’。我当时心里发毛,但还是壮着胆子想去拉窗帘。”阿杰的声音压低了,“她突然尖叫起来,说不能拉,拉了就完了!我问她到底看见什么了,她就哭,说每天晚上,只要对面那空房的灯(她坚持说看到了灯)一闪,她窗户上就会出现影子。”
什么样的影子?
阿杰咽了口唾沫,眼神里闪过一丝恐惧:“她说,是个模糊的人影,贴在玻璃上。有时候像个弯腰的老太婆,头发很长,垂下来能碰到窗沿;有时候又像个小孩,蹲在窗台上,背对着她,肩膀一耸一耸的,像是在哭。最吓人的是,那影子的脸,她有一次借着对面一闪而过的强光瞥见了——说是没有眼睛,只有两个黑洞,嘴巴咧得老大,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嚎。”
小林的遭遇不是个例。很快,15栋和18栋也陆续有住户反映类似的情况。有人说半夜起夜,看到自家窗户上映出半截扭曲的腿,脚尖还在不停地抖动;有人说看到窗帘上有个模糊的人脸轮廓,眼睛的位置是两个深不见底的凹陷,就那么“看”着屋里。
这些影子,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只在夜幕深沉,室内开灯的时候出现。它们隐藏在对面高楼的窗户之后,或者干脆就贴在自家的玻璃上,随着远处或近处某扇窗户里灯光的闪烁,时隐时现。那灯光也怪,不是持续亮着,而是有规律地明灭,像是某种信号,又像是某种召唤。
恐惧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家家户户关紧门窗,拉严窗帘,可那无形的威胁,就像空气里的湿气,无孔不入。
住在15栋9楼的一对老夫妻,情况更糟。老爷子有心脏病,起初只是夜里睡不好,总觉得窗外有人影晃。后来发展到白天也疑神疑鬼,听见窗外有风吹动树叶的声音,都吓得哆嗦。老太太呢,被吓得精神恍惚,有一次在家做饭,差点把油锅打翻。
“他们儿子找到我,说老两口现在不敢关灯,也不敢关窗帘,说是怕黑,又怕看到影子。可开着灯,看着紧闭的窗帘,心里更怕。”阿杰叹了口气,“你说这算什么事儿?看得见的鬼还好办,这看不见摸不着,就隔着一层玻璃晃影子的东西,才最磨人。”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7栋14楼。那户人家住着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个五岁的孩子。出事那天晚上,据说整个单元都听到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我当时就在小区门口,跟保安聊天。突然就听见上面传来尖叫,还有孩子哭。”阿杰的语气变得急促,“我们赶紧往上跑,到14楼的时候,那家门是虚掩着的,屋里烟雾缭绕。”
推开门,一股焦糊味扑面而来。客厅的沙发已经烧了个角,年轻妈妈抱着孩子缩在墙角,浑身发抖,孩子还在哭,嘴里喊着:“妈妈,窗上有怪物!它动了!它进来了!”
后来问清楚了,那天晚上,年轻妈妈哄孩子睡觉,卧室的灯开着。她迷迷糊糊快睡着时,孩子突然指着窗户喊“有东西”。她睁眼一看,就见自家窗户上,映着一个巨大的、扭曲的影子,像是一个人被硬生生拧成了麻花,四肢都朝奇怪的方向扭曲着。更可怕的是,那影子随着卧室灯光的闪烁,一点点地“挤”进了窗户缝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