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第一篇和第二篇小说合集

作品: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作者:李梦婷|分类:其他|更新:2025-07-04 12:58:41|字数:9770字

回国的列车缓缓驶过鸭绿江大桥,陈援朝站在车厢连接处,望着对岸的朝鲜土地,那里的每一寸雪、每一块石,都刻着志愿军的脚印和鲜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在长津湖捡的雪块、在上甘岭拾的弹壳,还有一株用红布包着的无名小草——那是从牺牲战友的坟头采的,想带回祖国种在红棉树下。

列车上,战士们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陈援朝跟着唱,声音哽咽。他看见身旁的老班长拿出那半枚红棉徽章,用衣襟擦了又擦,然后郑重地别在胸前。“援朝,”老班长说,“这枚徽章,我替我儿子戴到回国,以后就交给你了,让它跟你爷爷的那半枚作伴。”

回到祖国,迎接他们的是夹道的群众。孩子们把鲜花塞进战士们的手里,老人拉着他们的手掉眼泪:“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陈援朝走在队伍里,胸前戴着三枚红棉徽章——爷爷的半枚,父亲的一枚,还有老班长儿子的半枚,它们被他用红绳串在一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回到红棉小院时,父亲陈景明正在给那棵从朝鲜带回来的树苗浇水。树苗已经长成了小树,枝头开着几朵鲜红的花,像极了朝鲜战场上牺牲战友们的血。“爹,”陈援朝喊了一声,再也忍不住,扑进父亲怀里哭了起来。父亲拍着他的背,指着树上的花:“看,这是用你们的血浇灌的‘红棉’,以后每年都会开,就像那些牺牲的孩子们,永远活在咱们心里。”

七、和平年代的精神碑

几年后,陈援朝成了一名中学教师,他把抗美援朝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把那三枚红棉徽章拿给他们看。“同学们,”他指着徽章,“这不是普通的徽章,这是用信仰铸成的丰碑,是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要永远记住那些为了和平牺牲的人。”

他在学校的花园里种了一排红棉树,每年春天都会组织学生来浇水。有个学生问他:“陈老师,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还需要‘红棉’精神吗?”陈援朝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当然需要。‘红棉’精神不只是在战场上牺牲,更是在和平年代里,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担当。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就是对‘红棉’最好的传承。”

后来,陈援朝把三枚红棉徽章捐给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在展柜里,它们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长津湖的冰雪样本、上甘岭的岩石碎片,还有一封未寄出的战士家书。每天都有无数人来看它们,看那锯齿状的边缘,看那历经战火却依旧鲜红的颜色。

而红棉小院里的那棵朝鲜红棉树,早已长得枝繁叶茂。每年春天,鲜红的花朵开满枝头,像无数个燃烧的火炬,照亮小院的天空。陈援朝常带着孙子孙女在树下玩耍,给他们讲爷爷的匕首、父亲的徽章,讲朝鲜战场上的冰雕连、上甘岭的坑道。

“爷爷,”小孙女指着树上的花,“这花为什么这么红啊?”陈援朝抱起她,望着天边的晚霞,声音温柔而坚定:“因为它的根,扎在祖国的土地里,扎在无数‘红棉’用鲜血浇灌的信仰里。孩子,记住了,这红色,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魂,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精神之光。”

夕阳下,红棉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座无形的丰碑,矗立在和平的土地上。而那三枚红棉徽章,此刻正在纪念馆的灯光下闪耀,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图腾,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像红棉一样,扎根信仰,绽放光芒。

喜欢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方便以后阅读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抗美援朝时期第一篇和第二篇小说合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抗美援朝时期第一篇和第二篇小说合集并对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