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气势大变的周田,诸葛玄惊诧地退后一步。
却见周田朗声说道:“诸葛先生,在下并无恶意。”
他快步走到堂前,对着12岁的诸葛钧说道:“小郎,襄阳城将有大变,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两个时辰,最多两个时辰就会平定下来。
在此期间,小郎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当守好家门。”
诸葛均还没反应的时候,周田越过诸葛大姐,对诸葛二姐说道:“汝且在家中等待,勿要出门。”
说完,扭身转进柴房,只取出了一个背包,背在身后,快步向门口走去。
到门口时,扭头对诸葛玄说道:“先生,保命要紧,切记不要出门。”
不等诸葛玄答应,周田便拉开门栓走了出去。
此时的襄阳城内,因为东城门的巨响,城内十分混乱——街上的百姓有急忙归家的,也有好奇心太重,准备去看热闹的,都想知道这晴天惊雷是怎么回事。
可是,也仅仅是惊雷响后不到一分钟,城墙上的战鼓便隆隆作响,敌袭的号角更是吹得满城都能听见!
于是,街道上慌乱的人群,就再也顾不上什么晴天惊雷是怎么回事了,你推我嚷地要还家而去。
周田在襄阳城已经待了20多天,对这个边长2里多的坚城内部,各处街道也是相当熟悉了。
他直接避开了人群,抄小路,甚至翻墙,只用了几分钟,便来到了荆州刺史府大门前的一个小院内。
此时,小院内已经集结了40多名全副武装的汉子。
周田直接对着侯宝行礼道:“队长,我来了。”
侯宝只是点了点头,便顺着房屋墙壁后的一个小洞探出的望远镜,继续观察荆州刺史府。
当初杨平成立的12人军刺小队,只能说是矬子里拔高个,但这支小分队在2月份守卫临颖城时,得到了极强的锻炼。
3月份到达汝南郡以后,有了稳固的地盘,杨平的军刺小队直接扩充到了100多人,选的都是强壮之士。
当初的12人,冯宁去第六师做了司马,现在是水军第一师的军纪司马,另一位队员武三,做了水军的侦查队长。
副队长刘凯,在河东大战结束后,便调到警卫营做了营长。
张豹在车骑营当了侦察队长。
另外八人,侯宝是总指挥,周田是副指挥,其他6人,各领一支24人的精锐作战中队。
此时在襄阳城内,由军刺总指挥侯宝领了3队70余人的精锐在此。
见侯宝在观察敌情,周田就询问旁边的叶安:“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时间紧急,谁都没工夫扯淡,叶安快速地说道:“老于领着一队兄弟,在刺史府后门待命。
目前,刚刚有一名传令兵进了刺史府。
刘表要逃、要守,一刻钟之内便见分晓。”
说话之间,周田便完成了全副武装。
其实也没什么武装的,军刺小队成员都有一件贴身的锁子甲,周田时刻穿在身上,此时也只是将一个造型奇特的头盔(日式钢盔)戴到头上,
一把仿制的唐刀挂在腰间,从自己背包里拿出了一把折叠的钢弩,迅速打开,将弓弦拉上,弩箭放到弩槽里。
此时,对面的刺史府里,刘表快步走到堂前。
传讯的霍峻亲兵,也顾不上礼仪,急忙说道:“使君,刚刚有一支船队逆江而上,抵达了水军营寨。守城将士以为这是我军的水师,未做防备。
(此时的汉江上只有刘表的水师,他们根本没想到杨平还有一只水师。)
万幸!霍峻校尉登上城墙查看,却发现从东城墙根边,绕过来一支百余人的不明武装。
霍校尉一看那银光闪闪的板甲,便知这就是所谓的护民军,当即下令关闭城门,命城墙上的守军向城墙下射击。
只是,这支敌军距城墙已经不到200步,发现暴露以后,便急速冲向城门。
护城河上的吊桥收起,需要24名军士同时用力。
军士还未到位时,偷袭者已经上了吊桥。
还好,城门刚刚被关上了。
可是,这帮袭击者不知用了何手种段,只听一声巨响,厚重的城门直接被炸倒。
这百余精锐,立马冲进城门,向城门楼上杀去。
与此同时,大批的袭击者,已经从水军营寨向东城门冲去。
霍峻校尉命属下骑快马来向使君禀告。”
刘表听完这个传令兵的通报,脸色阴沉的可怕——襄阳城自他来了以后,除了孙坚在3年前带着兵马过来骚扰以外,就没有再经历过战事。
守城的兵士竟如此松懈!
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刘表迅速扭身,对自己的亲卫队长发命令:“迅速带领刺史府内的护卫,立马向东城门而去,定要守住城门!”
亲卫队长迅速召集守卫在刺史府内的200精锐亲卫,领命而去。
对亲卫队长下令后,刘表又对身后的侍者说道:“快去请蒯越先生。”
此时的襄阳城内,蒯良已经坐船到丹水,绕道关中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