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正午,襄阳城内一座狭小而简朴的宅院里,一个12岁的少年正在跑前忙后,围着一个大肚的灶台打转,
不时催问一个长得十分壮实的汉子:"周家阿兄,尚需多久能够开饭?"
胸前围着一块围布的周田,只是乐呵呵地说道:"小郎不要着急,这蒸包子需看火候。
时间不到,蒸出来就不够松软;时间过了,面团就发老、发酸了。"
诸葛均望着蒸笼上渐渐飘出的香味,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崇拜:"周家阿兄,你是如何想到将面团发大,蒸出松软可口的包子?"
虽然周田已经给诸葛均解释过很多次了,但架不住12岁的少年正是灵动好问的时候,只能再说一遍:
"吾也不知此事,是我家都督教给我等的。"
虽然早就知道答案,但诸葛均为了自己的阿兄,仍然恭维了一句:"杨都督真是天纵奇才也。"
言语中的讨好,就连周田这个汉子也能听得出来。
毕竟,当初诸葛亮被带到杨平军中以后,便被杨平给“供”了起来。
4月19日的河东大战结束以后,诸葛亮确定要加入太平民团,效忠杨平后,
便托军刺小队成员周田,带了一封亲笔书信,交代了两件自己童年时的趣事,让周田到襄阳城去给叔父诸葛玄报平安。
而杨平早就在图谋襄阳了,周田前去襄阳,也不过是随手而为。
经过几天的跋涉,周田独自一人在4月下旬的某一天,来到了诸葛玄租下的这个小院内。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小院是租而不是买,因为在明年诸葛玄病逝以后,诸葛亮等人因为资财缺少,只能搬往南阳卧龙岗地区躬耕。
由此可见,这个小院是租的而不是买的。)
诸葛亮跟随的庞家商队,早在3天前便已经返回了樊城。
当时商队的二管事,根据诸葛亮化名朱亮留下的地址,派一名伙计过来传讯,说是诸葛亮犯了太平民团的忌讳,要劳动3个月以赎其罪。
诸葛玄当时便感觉天旋地转。
好在那伙计对当时的情景倒是有些印象,只告诉诸葛玄,诸葛亮得罪了太平民团治下的高官,被那高官诬陷是细作,又找不到身份勘验,就被关押起来了,但是性命应是无忧。
诸葛玄虽然心中焦急,却也无可奈何,也不能因为此事就去求助刘表,决定稍待些时日,再委托庞家的商队去打探一下诸葛亮的近况。
当周田敲开这个小院的大门后,出来迎接他的,是诸葛亮的二姐(具体名字不知,以后就叫诸葛二姐)。
诸葛二姐见到这个陌生的汉子,直接询问:"汝是何人?来此何干?"
周田在询问了这里是否是诸葛玄住所后,直接递上了诸葛亮写的那封信,要诸葛二姐代为传递给诸葛玄。
虽然诸葛二姐很惊讶这雪白的纸张,但听周田说,这是自家阿弟写回的信,也不知道自家阿弟外出游历过得好不好,
就请周田进院内小坐,自己拿着信件,到了这几天身体欠安的叔父房中。
诸葛玄接了信件,也顾不得信件的载体,几乎是一目十行地看完了,诸葛亮写的这封简短信件。
诸葛亮信中只说:自己因犯了太平民团的忌讳被看押了起来,遇到了太平民团的都督杨平,
杨平很赏识我的才能,让我在他军中待上一个月以做赎罪,随后便会放还自己。
杨都督为人很谦和,不会为难自己,请叔父放心等等。
看完诸葛亮的这封信,这几天因为担心诸葛亮,而身体欠安的诸葛玄,立马穿好衣服,到正堂中接见了周田。
当时,周田面对这个睿智的老头,感觉自己有些无处遁形,但好歹是刀里来、火里去、滚过几滚的汉子,很快就稳定了心神。
为了验证身份,周田特地将诸葛亮给自己交代的,他小时候的两件趣事给说了出来。
这一下,诸葛玄再也没有怀疑周田的身份,而是不断地、用很诡异的话术来刺探周田的底细。
但周田也不是白给的,作为军刺小队的成员,在杨平身边的时候,杨平就不断地对他们进行特训,
说是特训,其实就是杨平张张口,军刺小队的成员练断腿。
一些刺探情报的话术,杨平都有教授,所以周田这个汉子虽然拘谨,但回答的却是滴水不漏。
诸葛玄问来问去,周田都是那句:"诸葛孔明在我家都督身边,不劳您操心。"
关于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投奔杨平,周田的话就是:"诸葛孔明在都督身边听用,不劳您操心。"
话说得模棱两可,闹得诸葛玄心中七上八下。
最后送客的时候,周田竟然提出:"我家都督言说,让我在此等候诸葛孔明回归。
若诸葛孔明不归,我就在你诸葛家住下了。"
这话差点没把诸葛玄给气死——摆明了,杨平派个周田过来,那就是为了监视他们。
如果诸葛亮要是惹恼了杨平,自家人安全也就无法保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