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清晨,在刘备仓皇逃命时,千里之外的河东大营北边,杨平却在主持一场盛大的葬礼。
在昨日清晨的交战之地,从昨天下午开始,俘虏们便已开始挖掘墓穴。
这次大战,护民军战死的、加上后来重伤不治的士兵,共有810余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有了家室。
按照杨平的规定,因天气炎热,便将尸首火化,骨灰装于瓷瓶之中。牺牲的士兵割下一缕头发头发、与身份名牌一同放置于骨灰盒之上,派遣士兵护送至家乡,
在士兵所在乡里建一座烈士陵园。以后本乡战死的士兵,或者因伤致残、退伍的士兵,死后都可葬到这里。规定:每逢清明、重阳,由本乡全体乡民进行公祭。
而这次战役,尚有271位牺牲士兵是单身汉,杨平就在昨日的战场之上,建一座河东烈士陵园。规定:每年两节,由方圆三十里内的乡民进行公祭。
诸葛亮这位兴州州长,上任的第一件差事,就是在随后,安排人员,为这些烈士雕刻石碑。
早饭过后,护民军除值班人员外,两万多大军,列着整齐的队列来到昨日的战场上,送别和他们一起浴血拼杀的袍泽。
而同样在这里的,还有将近三万袁术军的俘虏和民夫,他们被杨平,要求列着队形,对这场葬礼进行观礼。
如版梁之祭一样,杨平对着躺下的烈士,宣读了祭文(这次作者就不再编祭文了,太费脑子)。
在祭文的最后,仍然是杨平通告:九天之君、九幽之主,使我阵亡将士,二十年后重临人间。
杨平感觉,送自己来三国时代的两个神仙应该时刻关注着他,要不然,他无法解释在版梁之祭时,天气本来阴沉的要下雨,自己通告九天后,天空竟露出了阳光。
而这次河东之祭,在自己通告九天后,刚刚拔剑指天,就听,轰隆一声雷响!原本晴空万里,此时却聚起了阴云。
吓得杨平立马把手中的长剑插到地上——可不敢当避雷针。
在场的士兵们、以及俘虏们,都被杨平这神异的场景镇住了——参加过版梁之祭的老兵们,看向杨平的目光更加狂热:"果然,我们都督就是天上的神仙!
上次祭拜兄弟们,阴雨连绵数日,竟阳光普照!
这次,再度祭拜兄弟们,已经旱了将近两个月的汝南,这是要下雨的节奏呀!"
从此以后,凡有杨平参加的战事,参战士兵,士气最起码提高了两成,
因为这些士兵知道,即便自己战死了,自家都督也能通知上天,让自己在20年后重临人间,享受太平盛世。
果然,在士兵们将一个个坟头立起来后,狂暴的大雨便倾盆而至!
被杨平吓得跪在地上的袁军俘虏、以及民夫们,立马骚动起来,但被雨中列着整齐队列的护民军士兵,及时弹压,随后被一队队押进各自营帐进行看管。
杨平也带着亲卫们开始返回中军大帐。
在路上,杨平看到了五个大大的坟包,那是昨天下午,就已经被集体埋葬的袁术军士兵。
回到中军大寨,将俘虏全部看押后。
有此次参战的各部队代表,在雨中见证了杨平的一次授衔:
授予张辽正四品右将军军衔,授予钟矛从四品佐军将军军衔。
另有一百多名,在此次战斗中有突出贡献的军官、士兵先后授勋,太平民团首次出现了三等功勋。
大雨中的授衔仪式极为庄重,让参与者终身难忘。(这里就不水字数了)
但授衔结束后,所有人都得喝下几碗苦涩的“太平汤”,防止着凉感冒。
这次大战时,杨平有了纯度极低的大蒜素、以及在实验状态下的青霉素,使护民军的伤兵很少有因伤口感染而亡的。
同样的,袁术军的伤兵,因为杨平的一系列操作,让这些人求生欲满满,竟然也活下来了九成多——当然这些人都是轻伤。
但抗生素也不能因为士兵感冒而浪费了!
等处理好阵亡士兵的安葬事宜,以及大授衔后,已是午饭时分。
杨平在中军大帐里支起了十几桌火锅,一百多名护民军的立功将士,再次齐聚一堂,算是杨平给河东大战开一个庆功宴。
帐外大雨滂沱,帐内气氛热烈。
杨平举杯说道:"诸位,我们护民军取得了成立以来,关键性的一次胜仗。
此战过后,正式确立了我们护民军在天下的地位——那就是数一数二的强军!
我们共同举杯,庆祝这次不同寻常的胜利!"
众人纷纷起立,干掉杯中酒。
随后,杨平一一为战斗英雄们敬酒。
当然目前还不是开怀畅饮的时候,平均一人也就喝了三杯。
在杨平给何仪,何曼,黄邵三人敬酒时,杨平开玩笑道:“两个多月前,我与三位兄长在许县的衙门内,同样是摆起了火锅,
三位兄长当可记得,当时我等吃的是什么肉?
三人中情商最高的何仪,首先反应过来,哈哈一笑,举杯道:“当时都督请我等吃的是鹿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