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在河东大营召开战斗总结大会的时候,西北方向,千里之外的弘农郡,张济却在天黑之后,请来了自己最信任的、也是唯一的军师贾诩,还有自己的侄子张绣。
当二人到达自己书房,各自见礼后,威武雄壮的张济将一封信,递给二人传看。
贾诩接到这张雪白的信纸,先是惊讶了一下,随后便为信上的内容吸引了。
这封信是杨平模仿吕布的口吻写给张济的,吕布又给抄写了一遍。主要是杨平感觉要是让吕布这个糙汉子来写信,估计达不到效果;要是让陈宫来写,杨平怕陈宫做手脚。
贾诩借着灯光,仔细地看看这封信。总结起来,内容只有两项:
第一,吕布以高傲的口吻,却称呼张济为兄,言说当年一起共事时,与李傕、郭汜龌龊不断,惟与张兄略有交情。
今时,兄弟我已经夺得了颍川郡,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却听闻张兄的部众竟然餐食不济。
念及当年与张兄情谊,特为兄指一条明路:南阳郡乃富庶之地,自孝武皇帝开始便有种冬麦的习惯。
再有半月,南阳郡麦子即将收获,而荆州刘表却是个懦弱之人,兄可提兵马就食于南阳。
第二点,就是给张济分析了到南阳的好处:南阳郡北边的颍川郡,是兄弟我在占着,你不用顾虑北边;
东边的汝南郡,是我女婿杨平在占着,你也不用担心东边,只需要安稳地对付刘表就行了。
信的最后,吕布客套的说,张兄打南阳时,若有不济之处,可找我女婿杨平帮忙。
贾诩看完信,将其递给张绣,自己端坐于席上,捋着胡子仔细思索。
信的内容不多,张绣没多久就看完了,急切地问张济道:“叔父,吕布这是何意?”
张济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若有所悟的贾诩,问道:“文和以为,此事可行乎?”
贾诩这才淡淡地说道:“前些时候,将军(张济是汉献帝封的骠骑将军)因关中疲惫,故而就食于弘农郡。
然,弘农郡历经太师(董卓)肆虐,已是人口凋零,田地不耕,我军筹集粮草极为困难。
温侯(吕布)提议我等南下就食于南阳,确实可解我军缺粮之困境。”
贾诩说完,张绣急切地问道:“文和先生,那吕布未尝有如此好心吧?”
张济也有此问,但却借张绣之口说出来,二人皆殷切地看着贾诩。
贾诩捋了一下胡子,轻松地说道:“温侯当然不全是为我等解困,而是与我等互惠互利也。”
这次轮到张济发问了:“请先生细说之。”
贾诩起身,于厅中踱步,缓缓而言:“我等在弘农郡亦听说:温侯之所以能得颍川郡者,乃是因那位太平民团杨平之故也。
杨平此子,据传闻乃温侯之婿也。
二月间,杨平与曹操对战于颍川郡,杨平此子极有智谋、策略,自知非曹操之敌手,故而请当时刚刚兵败、不得已投靠徐州刘备的温侯出兵,以颍川郡之地许诺温侯。
果然,二人联手,在颍川郡大败曹操,使得曹操损兵折将二万多人。
战后,又使人将曹操损兵折将之消息,大肆于徐州宣传,其目的乃为激起徐州人北上灭曹之心。
如今,徐州刘备与曹操激战于兖州鄄城,徐州之地空虚,吾料想,温侯定然想东进趁机夺占徐州。
而杨平在颍川之战结束后,亲自求取温侯之女,两家定下婚约后,便率部南下汝南郡。
月余之间,便已全据汝南。
前些时候,听闻袁公路起大兵五万西进,欲灭杨平,杨平率部在汝河东岸与其对峙,如今已有二十多天也。
正如温侯书信所言,南阳郡西为汝南郡,北为颍川郡,此时,杨平与温侯各有战事,唯恐其后路被人偷袭。
然,温侯与杨平所虑者,不过二人身后之南阳郡刘表耳。
故而请将军就食于南阳,乃为缚住刘表手脚,以固二人之后路也。”
听完贾诩的分析,威武雄壮的张济当即开言道:“如此,我等南下南阳郡,却如吕布信中所言,乃互惠互利之好事也。”
贾诩点头。
张济还未表态时,张绣便急切地说道:“叔父,既如此,我等应尽快起兵,在麦熟之前赶到南阳郡,手下儿郎亦不缺餐食也。”
听闻此言,张济再次看向贾诩,问道:“文和,汝以为,我等之军,可否拿下南阳郡?”
贾诩略作思考,说道:“将军,我等目前有骑兵三千有余,战马五千匹,虽然粮草不济,战马瘦弱,却不是荆州刘表步兵所能抵挡者。
兼之南阳郡一马平川,更利于我等骑兵纵横。
另外,我等还有步兵六千有余,以及军中辅兵两千多。
而温侯攻占颍川郡时,用兵多少?
无非骑兵千余、步卒四千,即便有当时的杨平相助,两人合兵,也不过万余人,便击败了三万大军的曹操。
刘表之能,如何与曹操相提并论?
刘表之兵又,如何与曹军虎狼之兵相提并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