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战后总结

作品: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作者:以空空|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10:18:03|字数:8730字

今早河东之战,杨平收获了400多匹死马,还有一些受了重伤,不能再用的战马。

于是,晚上的河东大营里,飘浮着一股浓郁的肉香味。

昨天晚上忙碌了一晚,今天早上又经历过一场大战的士兵们,敞开了肚子,吃的满嘴流油。

天黑后,在安置了士兵们休息后,杨平的中军帐里又热闹起来。

所有的师级军官,以及大部分的旅级以上军官汇聚一堂,召开战后总结会议。

会议开始,由河东之战的总指挥张辽,详细的做了战报汇总,简而言之就是:

此战共计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再加上两河口的战斗,歼敌总数将近三万五千人。

斩杀敌方大将陈兰,俘虏张勋、陈纪等一大批将校,获得粮秣辎重无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护民军一方仅仅阵亡740多人,伤2100余人。

主要伤亡,还是两河口打攻寨战造成的。

10比1,河东战场的伤亡比,简直就是前无古人!

张辽汇报完后,匆匆自淮河北岸赶过来的第三师师长黄邵,立马起身请罪道:“都督,是我等没打好仗,让手下儿郎伤亡过大,请都督治罪。”

杨平起身,扶起黄邵说道:“黄师长何罪之有?我等打的是野战,又是突袭,伤亡自然要小一些。

你们是公寨作战,伤亡大,无可厚非。”

黄邵坐下后,张辽继续对河东之战做出分析。

张辽严肃的说道:“此战我等能胜,主要是护民军训练严格,战阵整齐,再兼刀兵犀利,甲胄坚韧,后勤保障充足。

近二万大军士气高涨,各级军官调度得当,此为我等胜利之根基。”

说完,张辽看向张和,对在场的数十位军官说道:“此战,我军能胜得如此轻松,车骑营功不可没。

特别是战车和步兵,以区区800人,连破桥蕤后军5000人,并驱赶溃兵,冲散袁术中军大营,夺得袁术大纛,为此战首功。”

张河急忙起身,激动的向杨平和张辽行礼。

帐中众将皆羡慕的看着张和,实在是张和这战绩太猛了——车骑营竟然在没有骑兵的配合下,完成了如此逆天的战绩。

于是纷纷起身向张和祝贺。

杨平起身示意众人入座,然后高兴的说道:“鉴于车骑营在此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本都督决定将车骑营进行升格为师级单位。

车主将张和、骑兵主将刘处晋升为大校尉。”

张河赶忙躬身道:“多谢都督器重。”

杨平继续说道:“由本都督与张辽将军共同商议后,决定,将车骑营左、右两个旅,改编为车骑营第一旅、第二旅。

以俘虏的100多袁军骑兵,混编入骑兵队伍,再组建一支120人的骑兵第三团。

从教导营中抽调教导第一团,两者共同组建为车骑营第三旅。

此战我军缴获500多匹战马,平舆县新兵训练大营中,有200多以前接受过骑术的新兵,正在加紧训练。

本都督拟以这200多新兵,混合车骑营机动骑兵两个大队,扩充为车骑营骑兵第四团、骑兵第五团。

抽调教导营第五团,与骑兵第五团混编为车骑营第五旅。

从第一师近卫第一旅中,抽调一个团与骑兵第四团混编,组建为车骑营第四旅。”

杨平看着教导营营长郑春,说道:“教导营增加第6团、第7团,补齐编制。”

郑春应命后,杨平继续说道:

“车骑营每个旅,编制5个100人的车、骑、步兵混编团,再编制一个260人的综合保障团。

另设置一个战车训导部、骑兵训导部、步兵训导部,总兵力为800人。

车骑营将加配一个800人的综合保障旅,加上斥候,以及骑兵训导部、步兵训导部、战车训导部,总兵力为5000人。

满边状态下的车骑营,编制骑兵700人,各式战车200辆,战马1500匹,为护民军中的精锐之师。”

杨平关于组建重装车骑营的通告,一经发布,在场众军官纷纷起身应命。

看向张和的目光就更加羡慕了——可以说,杨平成立的这个车骑营,绝对算得上是古代的“重装合成旅”。

宣布完车骑营的事情,杨平就又将主场交给了张辽。

只见张辽继续说道:“此次河东大战,各部将士皆奋勇争先,无有临阵退缩者,无有畏敌不前者。

此皆众位平时训练之功也。在此,与诸位予以嘉奖。”

杨平带头起身鼓掌。大帐内的护民军军官,早就习惯了鼓掌这种方式,于是整个大帐内掌声雷动。

掌声平息后,张辽继续说道:“南部两河口战场,无论是第三师的黄邵,还是第六师的江波,指挥都是有章有法。

攻破陈兰的万人大寨,伤亡不过一千五百人。此,虽有赖于我护民军将士,士气高涨,训练有素,兵甲坚韧。

但,第三师和第六师各级军官,仍功不可没,在此予以嘉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方便以后阅读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115章 战后总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115章 战后总结并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