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金光闪闪的板甲

作品: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作者:以空空|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2 09:58:21|字数:10674字

曹军拔营向西时,睡了一场好觉的杨平,随着士兵们操练的号角声起床,也开始了他的日常锻炼:俯卧撑、仰卧起坐,在县衙内晨跑。

热身之后,他带着亲卫去视察一个个训练场,早饭就在所在的训练场上和士兵们一起吃大锅饭。

来自现代的杨平没在军营待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士兵们相处。

于是,这位穿越者就用起了古代主将们与士兵最好的交流方法——同甘共苦,和士兵们打成一片。

这效果确实好——他训练的这8000多士兵和伤兵,每个人都记住了他的长相。

而凭借着自己“双核内存”的大脑,杨平竟然能清晰地记住每一个和他交谈过的士兵,这就更拉近了他和士兵们的关系。

早饭过后,杨平来到了县衙门前的广场上。

这里聚集着3800多从郑、陈两家坞堡迁过来的民众。

杨平还是老一套,先问有没有吃饱饭,然后承诺进到临颍县城以后,所有人都是一天三顿饭。

大家需要干的事情,就是听从他身边的齐峰——这位临时的临颍县令的安排:

加固城墙,修缮、建设临时的住所,平整路面,帮助大军制造衣服、甲具、武器。

这3000多人一听,还有这好事,能吃饱饭,干的活还这么轻松,于是也就安稳下来了。

杨平特地从伤兵站调了800多已经恢复行动能力的伤兵,混编进这3800多人里,美其名曰“帮助其熟悉环境”。

实际上,这800多伤兵无一不是杨平忠实的拥趸。杨平估计最多3天,这些社会最底层的百姓们,就能融入到护民军团这个大家庭。

安置了这近4000民众后,杨平带着亲卫以及一些军官,来到了城南的一座大院里。

这座大院之前是一户大户人家的,如今主人已不知逃难到哪里去了。

大院的正中间,矗立着一个直径达到一丈、高度两丈半(一丈约2.3m)的圆柱形物体。

没错,这就是杨平利用他脑子中储存的知识,建立的一个小型土高炉。

上一个土高炉,因为是第一次建造,做得不太完美,用了两次就报废了。

这一次,是他选了十多名工匠,精益求精建造出来的。

别的不说,就那光滑的外观以及光滑的内壁,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作为杨平军中手艺第二好的老铁匠梁锤,自豪地给杨平介绍道:

“首领你看,这次咱建造的高炉,那是精工细作:

内径3尺,炉壁厚度也是3尺,用的是精选的耐火砖和精心筛选的黄泥浆垒积而成,保证里边没有任何缝隙。

这几日已经进行了烘干和试火,没有任何细小的炸裂。”

看着杨平满意的表情,梁锤再次指着高炉下边的一个炉灶说道:“首领你看,咱们这次改进了鼓风设备,配置了预热炉。

六部手拉风箱吹进去的冷风,经过预热炉以后就会变成炽热的高温风。小老儿估计,咱这个高炉,这次绝对能烧出,首领说的1200°的高温。”

杨平围着高炉仔细地观察了一圈,发现这次做工确实精细,就对梁锤和十多个建筑工说道:“你们这次做的很好。

按照咱们太平民团的规矩,有功必赏。在军中也不给你们来虚的发钱了,你们每人奖励一块腊肉。

记住,这是你们的奖品,只能你们自己享用,可不能送人。”

十几个人一听到有肉吃,齐齐对杨平行礼:“多谢都督!”

从他们的反应就能看出,在乱世中,一块腊肉是多么珍贵。再看看跟着杨平的那十几位军官羡慕的眼光,就更清楚了。

随后,杨平又进到一个巨大的工棚里。这个工棚其实就是个茅草棚子,全部通透。

里边有四个边长一丈的方形冷却池,以及数十个各种形状武器的模具。

最吸引人的,是工棚外被两根粗壮的柱子架起来的一个吊塔。

吊塔上面,是一个直径两尺多的圆柱形铁块,铁块上面是一个巨大的石块,其实就是一个圆柱形的大碾子。

这个大碾子被一层皮革包围着,外面一圈一圈地缠着结实的麻绳,和圆形铁块捆在一起充当重锤。

梁锤向杨平解释道:“首领,这个重锤是按照您说的要求置办的,重量最起码1500斤。

上面使用的是您交代的滑轮组,两个壮汉就可以轻松地把它拉起来。松开顶部的卡钩以后,重锤会顺着固定在旁边两个大梁上的轨道快速砸下,用来精炼钢铁,可比小铁锤,一锤锤敲强得多了。”

杨平认真地观察了一下自己的武器作坊后,梁锤的徒弟快步走来说道:“所有的铁料、铜料已经准备完毕,请都督过去观看。”

杨平走到土制小高炉前,只见在前边已经堆放了一堆各种各样的废铁,包括断裂的刀、歪掉的枪头、不堪使用的农具、铠甲上的铁片,在其旁边是一堆泛着历史厚重感的五铢铜钱。

在土高炉前,有一个用直径一尺的木梁做成的天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方便以后阅读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28章 金光闪闪的板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第28章 金光闪闪的板甲并对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