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王宫上下皆知嬴正对李奇一家的厚待。
李奇的两个孩子在宫中的地位极高,甚至超过了许多公主和王子,无人敢轻视。”今 ** 父亲真是替我挣足了面子。”
嬴正开怀大笑。”只要您高兴就好。”
“你们的父亲欢喜,我们也都欢喜。”
这对兄妹年纪尚小,已满三岁,不久便将四岁。
对于嬴正来说,虽未能亲眼见证自己儿子的成长,但能看着孙子逐渐长大也是一种欣慰。
因此他对这两个孙子格外珍爱。”哈哈哈。”
嬴正仍在喜悦中未完全回神。
……
蒙府内。”祖父。”
“看你又在练拳呢。”
蒙逸退朝回家,见到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的祖父蒙骜,笑着问候。”今日这般高兴,可是朝廷有什么喜事?”
蒙骜停下手中的动作,问起孙子。”魏国,怕是要彻底完蛋了。”
“再过几个月,三晋之地都将归于我秦国。”
蒙逸兴奋地说道。”如此迅速?”
蒙骜颇感意外。
尽管已不在朝堂任职,退居家中休养,但对于国家大事依旧十分关注。”李奇你应该听说过吧。”
“他引黄河之水淹了魏国都城大梁,魏无忌部署的四十万大军全被洪水冲毁,大梁不战而降,魏无忌与魏王都被李奇所杀。”
“魏国可以说已经 ** 了。”
蒙逸语气激动地说。”又是那个李奇?”
蒙骜惊讶不已。
多年来听闻这个名字多次,每次提及都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之前灭韩灭李时李奇都贡献巨大,如今灭魏再次建功。”祖父,您对李奇的了解实在太少。”
李奇受大王密诏,全力伐魏,仅两月便大获全胜,连朝野上下都未料及此速度与成果。
李奇以卓越功勋获武安君封号,兼领三晋军务,爵至关内侯。
蒙逸谈及此事,语气透着震撼。
武安君之称,非同小可,即便李奇爵位普通,亦足以震慑群臣。
因其乃大秦将士毕生追求的荣耀,而李奇年仅二十一便登此高位,创历史之先河。
日后武安君之名定会名扬四海。
得百万锐士敬仰,以此为荣。
蒙骜听闻武安君三字,思绪翻涌,追忆往昔。
他曾在白起麾下效力,彼时白起威震天下,战无不胜。
如今武安君之志终有人承续,且青出于蓝。”武安君离世多年,今又重现。”
蒙骜感慨万千。
武安君白起对那一辈将领影响深远。
可惜白起含冤而终,令无数将士痛心。
时过境迁,是非成败皆成过往。”祖父。”
“今日府中有客,是少府韩非。”
“孙儿先行告退。”
蒙逸向蒙骜行礼后欲离去。”且慢。”
蒙骜见蒙逸表现异常,突然开口问道:“祖父还有何事?”
蒙逸显得有些困惑。”你小子近来与你父亲频繁接触,是在谋划些什么?”
蒙骜神色微变,目光锐利地看向蒙逸,“最近你与朝廷官员往来甚密,莫非你们已卷入党争之中?”
“祖父,您想多了,我并没有做什么。”
蒙逸试图敷衍过去,转身就想走。”站住!”
蒙骜怒喝一声,“你以为我老了就管不了你了吗?”
说着,他拿起身旁的棍子,作势要打。”今 ** 不把话说清楚,休想离开!”
蒙骜瞪着眼睛威胁道。
蒙逸连连躲避,喊道:“祖父息怒,我确实没做错事。”
“最后一次机会,说清原委!”
蒙骜语气强硬。”阿耶,您真想知道?”
蒙逸苦笑道。”说!”
蒙骜毫不退让,直视蒙逸。”若我说了,您千万不可外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蒙逸正色道。”你父子果然参与了党争?选了谁?浮苏公子还是别人?”
蒙骜神情愈发严肃。”祖父,我们并未选任何人。”
蒙逸摇头道。”什么?难道你们放弃浮苏公子了?那又选了谁?”
“大王正值壮年,党争本不该过早提及。
然而我大秦一统之势已成定局,即便参与党争也无可厚非。
但蒙家世代忠于正统,若要选择,也只能是浮苏公子,他是大秦长公子,如此才合情合理。”
“毕竟,在王权面前,我们家族的地位并不稳固。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你应该明白。”
显然,蒙骜心中已有自己的考量。
长公子浮苏乃大王唯一正统,深受器重。
然而,蒙逸深知此事的复杂性。”祖父。”
“父亲与我们并未选择浮苏公子。”
蒙逸摇头叹息。”你们真没选?”
蒙骜眉心微蹙,“胡闹!莫非连蒙武那小子也掺和进来了?”
“告诉我,你们到底选了谁?”
蒙骜一脸严肃,显然今日必须得到答案。
蒙逸唯有坦白,“祖父,请听我说,此事万不可外传。”
……
蒙逸再次严肃告诫蒙骜,“直言无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