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非搬弄是非之人,此事关乎蒙家未来,切勿轻率。”
“到底选了哪位公子?”
蒙骜质问。”奇公子。”
蒙逸低声回应。”什么?”
蒙骜错愕,“你是在戏弄我吗?”
“奇公子?”
“我在秦国多年,从未听说大王有这么一位公子。”
“此事仅少数人知晓,如今的武安君李奇实为大王之子,也是长公子。”
蒙逸压低声音。
蒙骜皱眉,“你是认真还是玩笑?”
“武安君李奇确为大王之子,且为长子?”
“祖父,我怎敢 ** 您,千真万确。”
蒙逸无奈解释。”把来龙去脉都说清楚。”
蒙骜语气沉重。”当年大王初入秦时,曾带回一位青梅竹马,您应该记得吧?”
蒙逸说道。”自然记得。”
“那位女子出身平凡,不过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儿。
当时大王虽已登基,却并无实权,太后吕不韦及宗室皆持反对态度。”
“后来那女子便消失了……”
蒙骜缓缓开口,眉宇间渐渐放松下来,仿佛心中疑惑得到了解答。”李奇可是大王幼时的玩伴所出?”
蒙骜睁大双眼问道。”正是。”
蒙逸郑重颔首:“半年前,大王亲自前往李家村,查明了李奇的真实身份及其母情况。”
“此事千真万确。”
“夏无且御医正是李奇之母的父亲。”
……
蒙逸将事情原委详述于蒙骜。
听完后,蒙骜陷入沉思,但脸上的波动表明他内心并不平静。”李奇啊。”
“如今我秦国新晋的武安君,竟然是大王的长子。”
“怪不得近来听闻大王对李奇的两个孩子极为宠爱,在章台宫悉心照料,甚至超过亲生儿子,原是因为李奇是大王血脉,那两位小公子便是大王的孙子。”
“原来如此。”
“确实如此。”
蒙骜恍然若悟地说道。”祖父。”
“话至此处,我也该停了。”
“总而言之。”
“父亲早已定下蒙家与李公子的合作关系。”
“自今日起,蒙家将与李公子同舟共济。
这几个月来,我秘密联络朝中众多官员,也是为此事铺路。”
“即便大王对李奇颇为眷顾,但他毕竟只是民间的庶子,论身份远不及其他公子。”
“您认为大王日后会立李奇为储君?”
“此事已成定局。”
“待时机成熟,大王与李奇相认之日,便是李奇被册封为太子储君之时,同时李奇之母也会追尊为王后。”
“届时,李奇不再是庶子,而是我秦国正统嫡长子。”
“太子之位,舍李奇其谁?”
蒙逸神色肃然,话语间满含深情。
蒙骜闻言露出惊讶之色:“大王对李奇公子如此看重,倒是令人意想不到。”
“祖父。”
“你知道‘爱屋及乌’的道理。”
“这么多年大王始终未立王后,其实全因李奇的母亲。
听闻李奇母亲去世时,大王几乎要在她坟前自尽,幸亏父王及时制止,不然大王可能都不在了。”
蒙逸语气中透着几分感慨。”竟有这样的事?”
蒙骜震惊道。”是的。”
蒙逸点头。”看来大王对李奇母亲情深意重,非常人可比。
你们父子的选择并无过错。”
蒙骜缓缓点头。”祖父,您是否不再反对我们蒙家支持李奇公子了?”
蒙逸目光闪动。”我反对又有何用?你们早已全心投入李奇公子之事。”
蒙骜语气淡漠。
然而。
老者面上若有所思:“大王若想追封李奇母亲为王后,甚至立李奇为太子,必定会招致宗室和众多权臣的反对,这是个难题。”
“当初大王选择不与李奇相认是明智之举,让李奇凭借战功提升声望、掌握权柄,那时便无人能轻易反对。”
“待他们父子相认时,记得通知祖父,我会入朝为他们正名。”
蒙骜说道。”祖父,您此言当真?”
蒙逸神情激动。
祖父是谁?
身为历经大秦四朝的上将军,昔日昭襄王嬴稷任上将军时,他在大秦的地位堪称无人能及,如同国家的定海神针。
若嬴正与李奇相认,有这样一位四朝元老支持,定能产生非凡的效果。”你们父子既已选定李奇,祖父岂会拒绝?”
“好了,你去办事吧。”
“祖父还需好好休养,否则难以见证他们父子相认的时刻。”
蒙骜懒得再多说。”是。”
蒙逸满心欢喜地离去。
他没想到祖父不仅答应出手,还能亲自出面相助,这无疑是个意外的惊喜。
李奇或许也未曾料到这一点。
蒙府大厅之中。”韩兄。”
“蒙兄。”
蒙逸与韩非皆着秦服,互致问候。”请坐。”
蒙逸以主人礼相待。”多谢。”
韩非微笑落座。
坐下后,韩非直截了当地问:“今日蒙兄相邀,必是有事相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