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奇袭幽州,逆转战局

作品: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作者:小皇龙|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1 01:49:56|字数:5602字

【战后研判,谋定而后动】

公元185年秋,河北大地金风送爽,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赵信站在军帐前,望着远方天际,心中却未因胜利而松懈。斥候带来最新情报:

幽州刺史刘虞败退后,已向朝廷求援;

朝廷正调集西凉骑兵五千人北上支援;

若敌军完成集结,河北义军将再次陷入被动。

赵信召集诸将议事:

“敌军虽败,但根基尚存。”

“若等其重整旗鼓,我等仍难敌。”

“唯有先发制人,直取幽州,方能掌握主动。”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幽州乃北方重镇,城高池深,守军精锐,贸然进攻风险极大。但赵信早已成竹在胸:

“我们不攻城。”

“我们要让敌人自己乱。”

【制定计划:虚实结合,奔袭粮仓】

赵信决定采用“围点打援”与“断敌粮道”相结合的战术:

战略目标:

迫使刘虞分兵救援,打乱其防御部署;

突袭幽州周边粮仓,制造混乱;

引诱敌军出城追击,在野战中逐次歼灭。

行动安排:

部队任务白耳精锐(甲级)赵信亲自率领,执行核心突击任务李大眼部假意攻打安平县城,吸引敌军注意力张猛虎轻骑突袭幽州东侧三座粮仓,焚毁储备刘铁柱部设伏于幽州至涿郡之间,截击逃兵与补给

所有行动将在七日内同步展开,确保敌军无法集中应对。

【第一阶段:声东击西,调动敌军】

九月初十夜,李大眼率部突然出现在安平城外,摆出强攻姿态。刘虞果然中计,立即派遣三千步兵南下增援。与此同时,张猛虎率轻骑连夜急行六十里,悄然逼近幽州东侧的固城仓。此地为幽州最大粮仓之一,囤积粟米十余万石,是朝廷北征的重要物资基地。子时三刻,张猛虎下令发起突袭。守军毫无防备,被迅速击溃。火把四起,粮仓在烈焰中化作灰烬。紧接着,张猛虎部继续奔袭,接连焚毁涞水仓与阳乡仓,共摧毁粮食约三十万石。消息传回幽州,全城震动。

【第二阶段:赵信亲征,夜袭幽州外围】

九月十三日清晨,赵信亲率白耳精锐三百人,潜入幽州西南山林。他们伪装成流民,混入前往幽州贩卖柴薪的商队,顺利进入城郊。夜幕降临,赵信下令发动突袭。白耳兵分三路:

一路袭击城门哨岗,夺取控制权;

一路放火焚烧军械库与马厩;

一路设伏于官道两侧,阻击敌军出城部队。

此战仅用一个时辰便告结束,敌军损失惨重,城内陷入恐慌。赵信并未恋战,而是迅速撤离,留下一句传令:

“黄巾军回来了。”

“你们的粮草没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远了。”

【敌军崩溃,战局逆转】

短短数日,幽州局势骤变:

刘虞惊恐不安,频频向洛阳求援;

城中军心动摇,士兵开始逃亡;

周边县令纷纷观望,不敢再轻易出兵;

民间传言四起,称“黄巾军有神将指挥”,士气进一步瓦解。

赵信趁势发布《讨逆檄文》,历数朝廷腐败、贪官横行、百姓困苦之状,号召各地义军响应。此举引发连锁反应:

太行山一带的流寇宣布归附;

幽州南部几个小县闭门拒守,拒绝派兵;

刘虞被迫收缩兵力,死守幽州主城。

至此,河北战场主动权彻底易手。

【尾声:智勇双全,奠定胜局】

十月一日,赵信在河北设立临时治所,正式宣布成立“河北义军政令司”,由他本人兼任总领事。他颁布新政:

减免赋税,安抚民心;

设立军校,训练新兵;

整顿地方治安,清除豪强势力;

派遣使者联络其他起义军,扩大联盟。

赵信站在营帐外,看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低声说道:

“战争不是为了毁灭。”

“而是为了重建。”

“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但他也明白,只要坚持信念,脚踏实地,终有一日,他会改变这个腐朽的时代。

【胜利之后,秩序何在?】

公元185年冬,河北大地寒风凛冽,雪花纷飞。赵信站在临时治所“广宗议事厅”的高台上,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营帐与村庄,心中却并未因胜利而轻松。战争虽胜,但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地方豪强趁乱自立,百姓苦不堪言;

粮食分配混乱,部分村落出现饥荒;

军队纪律松动,个别将领开始滋生私欲;

百姓对义军仍存疑虑,观望情绪浓厚。

他召集诸将与谋士议事:

“我们打下了地盘,却不能只靠刀剑来守。”

“要让百姓安心,必须建立规矩。”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推翻旧秩序。”

“而是要建立一个新世界。”

【第一步:设立政令司,统一治理】

赵信宣布成立“河北义军政令司”,作为最高行政机构,由他本人兼任总领事,并设立以下五大部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方便以后阅读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30章 奇袭幽州,逆转战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30章 奇袭幽州,逆转战局并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