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对抗朝廷

作品: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作者:小皇龙|分类:历史|更新:2025-07-01 01:49:54|字数:5614字

【朝廷动向,危机将至】

公元185年春,河北大地仍寒风凛冽。赵信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田野里忙碌的士兵与农夫,心中却隐隐不安。斥候带回最新情报:

幽州刺史刘虞已调集五千步骑,准备南下围剿黄巾残部;

中原地区虽有朝廷重兵镇压起义,但河北仍有数股黄巾势力活跃;

朝廷开始加强粮道控制,意图断绝流寇补给线。

赵信召集众将议事:

“敌强我弱,若各自为战,必遭各个击破。”

“唯有联合义军,方能共御强敌。”

【联络诸部,组建联军】

赵信决定主动出击,派遣亲信分头联络周边几支黄巾余部:

部队名称领袖兵力地点黄巾残部李大眼约400人博陵山贼武装张猛虎约300人太行山口流民军刘铁柱约200人安平

他亲自前往博陵,与李大眼会面。会谈中,赵信直言不讳:

“我们曾是失败者。”

“但现在,我们要做自己的命运掌控者。”

“我不会许诺金银官职,但我能承诺三点:公平分配战利品、统一指挥作战、共享粮食补给。”

李大眼犹豫良久,最终点头答应:“我愿听你调度。”随后,张猛虎与刘铁柱也陆续归附。赵信正式宣布成立“河北义军联军”,自任总指挥,设立临时军府,统一分配任务与资源。

【整编军队,建立指挥体系】

面对多支杂牌部队,赵信立即着手整编:

统一编制:

设立“前锋”、“左翼”、“右翼”、“中军”四部分;

各部设“主将”与“副将”,确保指挥顺畅。

强化训练:

派出白耳精锐作为教官,教授基本阵型与协同作战技巧;

所有新兵必须经过两周基础训练方可参战;

实施每日操练制度,提升整体纪律性。

后勤统筹:

成立“粮草司”,由老农出身的军官负责;

统一调配各部屯田产出,优先保障战斗部队;

建立“武器修缮队”,集中修复破损兵器。

赏罚分明:

制定《联军军法》,明确奖惩标准;

对作战英勇者予以晋升与物资奖励;

对临阵脱逃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此举迅速提升了联军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

【首战告捷:伏击幽州粮道】

朝廷大军尚未到来,赵信决定先打一场小规模战役——破坏幽州通往河北的粮道。目标:切断敌军补给线,削弱其持续作战能力。赵信制定详细计划:

白耳精锐为主力,埋伏于山谷两侧;

李大眼率部正面引诱敌军深入;

张猛虎率轻骑截断退路;

刘铁柱负责放火制造混乱。

行动当夜,天色阴沉,大雨倾盆。赵信亲自带队潜入预定伏击点。次日清晨,敌军押运粮草的队伍果然进入伏击圈。一声令下,白耳兵率先发动突袭,精准打击敌方指挥官与护粮兵;李大眼从正面发起冲锋,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张猛虎率骑兵封锁退路,敌军陷入混乱;刘铁柱点燃粮车,火光冲天,粮草尽毁。此战仅用两个时辰便结束,敌军死伤过半,余者溃散。赵信下令收缴武器、马匹与剩余粮食,自身损失不到五十人。

【民心所向,士气高涨】

战后,赵信将缴获的部分粮食分发给沿途百姓,赢得广泛支持。不少村庄主动提供情报、供给与劳力,甚至有年轻人前来投军。一位老者感慨道:

“你们不是乱匪。”

“你们是真正为了百姓而战的人。”

赵信深知,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场政治胜利。他趁势发布《河北义军告民众书》:

“我等非为造反,只为求生。”

“凡愿加入者,皆可得温饱、得尊严、得未来。”

“凡愿合作者,皆可得安全、得互助、得发展。”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流民与义军前来归附。

【尾声:联合之势初成,大战将临】

一个月后,赵信已整合河北西部约三千兵力,形成一支组织有序、指挥统一、士气高昂的联军。他站在营地高台上,看着整齐列队的士兵们,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

“这是所有不甘屈服者的抗争。”

“接下来,我们将迎来真正的敌人。”

“但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敌军压境,大战将临】

公元185年夏,河北大地热浪滚滚,空气中弥漫着焦土与汗水的味道。斥候紧急回报:

幽州刺史刘虞已率五千步骑南下,前锋部队已抵广宗外围;

朝廷另调冀州援军三千人,正从东面合围;

敌军配备攻城器械、弩车与骑兵精锐,战意高昂。

赵信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敌我兵力悬殊,装备差距巨大,正面硬拼无异于自取灭亡。他召集诸将议事:

“敌强我弱,若死守一地,必遭围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方便以后阅读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29章 对抗朝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第29章 对抗朝廷并对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