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凤鸣东阁

作品:庶女郡主|作者:安卿鱼喂我吃鱼|分类:古言|更新:2025-06-30 22:03:40|字数:6464字

太极殿的蟠龙柱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丹墀下三百余位朝臣跪了满地。

赵顼端坐在金漆龙椅上,玄色朝服绣着十二章纹,连腰间玉璏都泛着冷硬的光。

苏婉儿垂首站在御阶右侧,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撞着肋骨——这是她第一次参与早朝,却以"当事人"的身份被特允列席。

"传周嬷嬷、银珠上殿。"赵顼的声音像冰锥扎进殿内,王公公尖着嗓子唱喏,殿外立刻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苏婉儿抬眼,正撞上周嬷嬷红肿的脸——昨日被掌嘴的痕迹还在,此刻她缩着脖子,眼尾却往太后座下的空位膘。

银珠跟在她身后,绣鞋尖沾着泥,显然是从景阳宫急召来的。

"苏伴读,你且说。"赵顼目光扫过来,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软。

苏婉儿喉间一热,想起昨夜赵婕妤替她系斗篷时说的"陛下护着你",指尖悄悄攥紧袖中密信残页。

她清了清嗓子,"巧舌如簧·升级"的技能在脑内翻涌,条理分明的话语便如珠落玉盘:"三日前御书房失窃的《河防图》,表面是为盗取机密,实则是要栽赃臣女私藏毒药。"她指向周嬷嬷脚边的藤筐,"这筐里的并蒂莲香囊,景阳宫三个月订了八只,银珠姑娘最清楚——"

"奴婢...奴婢是按苏若柔姑娘的吩咐送的!"银珠突然扑通跪下,眼泪砸在青石板上,"她说要给太后娘娘的寿礼添些新意,所以才让金玉阁赶工..."周嬷嬷脸色骤变,刚要开口,苏婉儿已取出一方染血的帕子:"这是前日刺杀臣女的刺客身上搜出的,里面有封给'李掌事'的信,说'按计划行事,莫要惊动圣驾'。"

殿内哗然。

左都御史张大人的朝珠撞出脆响:"竟有刺客行刺伴读?"

"传李嬷嬷。"赵顼敲了敲御案,声音里裹着霜。

殿外锁链拖地的声响响起时,苏婉儿看见李嬷嬷被两个侍卫架着进来。

这个在御书房掌事十年的老嬷嬷今日没戴护甲,指甲缝里全是黑泥,往日里梳得油光水滑的发髻散了半边,露出头皮上的白癣。

她扫了眼苏婉儿,突然尖笑:"小蹄子血口喷人!

老身跟着太后娘娘二十年,怎会做这等腌臜事?"

"那这物件呢?"苏婉儿从怀中取出枚羊脂玉佩,玉佩上刻着"福绥"二字,"臣女幼时见过,这是太后娘娘当年赏给先父的。

前日刺客身上,也挂着半枚。"她将两半玉佩拼在一起,缺口严丝合缝,"李嬷嬷,您说您是太后旧人,可这玉佩为何会在刺客身上?"

李嬷嬷的笑僵在脸上。

她盯着玉佩的眼神突然发直,像是被雷劈了似的踉跄两步,锁链哗啦作响:"不可能...那东西早该烧了..."

"传钦天监笔迹司。"赵顼抬了抬手,王公公立刻捧着一叠纸过来。

苏婉儿认得那是御书房丢失的《河防图》抄本,还有李嬷嬷平时记的采买账册。

笔迹司的人比对片刻,跪奏:"回陛下,刺客供词与李嬷嬷账册笔迹,确系一人所写。"

"你还有何话说?"赵顼的指节叩在御案上,震得茶盏里的水都晃出来。

李嬷嬷突然瘫坐在地,白发散在青石板上,哭腔里带着股狠劲:"老身也是被逼的!

当年太后娘娘身边的崔尚宫,她...她根本没死!

她躲在京郊破庙里,说要替太后娘娘清君侧,让老身把御书房的动静传出去..."

"崔尚宫?"赵顼眉峰一挑,目光扫过殿下。

苏婉儿注意到他握玉扳指的手紧了紧——那是先皇后当年送的。

"陛下,"苏婉儿向前一步,喉间像堵了团棉花,"臣妾...臣妾曾听闻,先皇后失踪前,曾留下一封遗书..."

殿外突然掠过一阵风,吹得丹墀下的朝幡哗啦作响。

赵顼的目光猛地锁在她脸上,眼底翻涌的暗潮几乎要漫出来。

李嬷嬷的哭声被风声撕成碎片,三百朝臣的呼吸声突然变得清晰,像涨潮时的浪,一下下拍打着苏婉儿的耳膜。

她摸了摸颈间的玉珏,隔着两层衣襟,那半块玉还是温的——像极了昨夜炭盆里的火,明明灭灭,却始终烧不尽。

赵顼的指尖在玉扳指上重重一掐,冷白的指节瞬间泛出青痕。

他望着苏婉儿的眼睛突然亮得惊人,像是寒夜里被风掀开的灯笼,火星子“噌”地窜起来——那是他登基后再未在任何人脸上见过的,与记忆重叠的轮廓。

“苏家血脉不可绝?”他的声音发哑,像是被砂纸磨过的琴弦,“你...你说容貌酷似先皇后胞妹?”

苏婉儿喉间发紧,却仍稳稳托着那面鎏金铜镜。

铜镜背面的缠枝莲纹蹭着她掌心薄茧,镜面映出她微颤的眼尾——那是方才跪久了的后遗症,可此刻倒像是被情绪激得眼眶发红。

她缓缓将镜子转向龙椅方向,晨光穿过殿门斜斜切进来,在镜面上碎成一片流银,恰好勾勒出她眉骨的弧度,与先皇后画像里那位早夭的胞妹,连眉心朱砂痣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庶女郡主》,方便以后阅读庶女郡主第108章 凤鸣东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庶女郡主第108章 凤鸣东阁并对庶女郡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