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三刻的日头晒得国子监贵女书院的青石板发烫,老槐树枝叶间漏下的光斑晃得人眼花。突然一阵清脆的竹板响划破了午后的静谧,惊得槐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了满院。
"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啊——"林晚晚站在老槐树下,手里晃着两块随手从篱笆上掰下的竹板,敲得叮当响。她青布褂子的袖口卷得高低不齐,额角沁着细汗,却笑得见牙不见眼,"大姑娘美来那个小伙子俏啊——"
周围围了一圈贵女,李嫣然笑得前仰后合,手里还攥着半根没吃完的烤肠,油渍蹭到了月白色的裙角:"林大小姐!这调调咋跟唱大戏似的?咋就这么得劲儿呢!"
林晚晚把竹板往掌心一拍,溅起点灰:"这叫东北二人转!咱老家逢年过节,屯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爱唱!比你们抱着古筝拨弦有意思多了!"她昨儿个刚跟萧玦学了句"得劲儿",现学现卖倒是顺溜。
自从夜市烤肠摊成了网红,林晚晚在贵女圈里就成了行走的焦点。今儿个课间太傅拖堂半个时辰,姑娘们早就坐不住了,她往老槐树下一站,立刻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来!跟姐起个头!"林晚晚清了清嗓子,竹板打得更响,"二月里来龙抬头啊——"
"二月里来龙抬头啊——"二十来个贵女七嘴八舌地跟着唱,有的掐着兰花指,有的手舞足蹈,头上的珠钗乱晃,笑得东倒西歪。李嫣然笑得直拍大腿,差点把烤肠掉地上。
林薇薇抱着书本站在人群外,绞着帕子撇嘴:"哼,成日里不读圣贤书,倒学些卖艺的腔调,粗鄙不堪。"
林晚晚耳朵尖,竹板"啪"地一声拍在掌心:"哟!这不是我那娇滴滴的妹妹吗?咋的,站那么远干啥?想学啊?姐教你啊!不过咱这学费可贵——得拿十根西市烤肠来换!"
姑娘们"哄"地笑开了,林薇薇气得脸涨成了红布,跺着脚往藏书楼跑,绣花鞋差点甩飞。
正热闹着,突然一声怒喝从月亮门传来:"胡闹!成何体统!"
众人回头,只见太傅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青布儒袍,手里的戒尺"啪"地打在石桌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直晃。他山羊胡子抖得像秋风中的枯草,瞪着林晚晚的眼睛都快喷出火来:"林晚晚!你身为侯府嫡长女,不在课堂上研习《女诫》,却在此唱些俚俗小调,成何体统!"
林晚晚把竹板往石桌上一扔,叉着腰就怼回去:"太傅,咋的了?这二人转也是文化!您天天之乎者也地念,姑娘们听得昏昏欲睡,咋的,还不让人找点乐子?"
"你!"太傅气得戒尺都拿不稳,"朽木不可雕也!老夫这就去侯爷府上,让他好好管教你这不知廉耻的丫头!"
"哎哎哎,太傅您等等!"林晚晚三两步拦住他,竹板在手里转得飞快,"咋的?是看姐这儿热闹,嫉妒了?有本事您也来一段?我瞧着您这胡子,唱老生挺合适!"
太傅气得浑身发抖,拂袖而去,临走前撂下狠话:"成何体统!老夫这就上奏朝廷,定要关闭这误人子弟的书院!"
姑娘们吓得脸都白了,李嫣然拽着林晚晚的袖子直哆嗦:"林大小姐,太傅说要关书院?这......这可咋整啊?"
林晚晚一拍胸脯,竹板敲得震天响:"怕啥!天塌下来有姐顶着!"
话音刚落,月亮门外传来拐杖点地的声响。老夫人拄着龙头拐杖,由丫鬟扶着走了进来,林侯爷跟在后面,官靴上还沾着府外的尘土。老夫人一来就皱眉:"咋回事?老远就听见这边吵吵把火的,比庙会还热闹!"
林晚晚赶紧把太傅发火、扬言关书院的事儿说了一遍,末了还补了句:"奶奶您是没听见,太傅那嗓子,比咱家那头老黄牛叫得还难听!"
老夫人听完,非但没生气,反而乐得直拍大腿:"哈哈哈!那个老古板就会拿架子!这二人转多有意思,比听他念酸诗强百倍!"
林侯爷在一旁干咳两声:"母亲,太傅毕竟是帝师出身,晚晚这般顶撞......"
"顶撞咋了?"老夫人瞪了儿子一眼,银镶玉的指甲敲着拐杖,"就许他天天念那些让人犯困的书,不许咱晚晚唱个小曲儿解闷?我看这书院啊,就该多些晚晚这样的乐子!"
正说着,太傅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两个穿绯色官服的言官,手里还捧着本奏折。太傅指着林晚晚,声音都在抖:"老夫人!林侯爷!你们看看!这就是侯府教养出来的嫡女!成日里不务正业,带坏书院风气!"
老夫人把拐杖往地上一顿,青石板都震得发响:"咋的?我孙女唱个小曲儿,碍着你们哪只眼睛了?比你们天天摇头晃脑念酸诗强!"
一个瘦高言官上前一步,官帽上的簪缨直晃:"老夫人此言差矣!女子无才便是德,岂能沉溺于这些俚俗小调?成何体统!"
林晚晚往前一站,竹板"啪"地打在掌心:"哎哎哎,这位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啥叫俚俗小调?这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再说了,女子就不能有才艺了?我看你们是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