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黎明心中早有准备,立刻回应道:“黄家主,您有所不知,正是因为朝堂之人对江湖世家有偏见,咱们白家和黄家才更要联合在一起啊!如今陆离已死,这二十万大军的兵权自然而然就会落到我手中,我和兄长如今都在渝国朝堂,待这次事情结束,凯旋回到都城,陛下念在我立下战功的份上,不但不会削减我的兵权,反而会重重奖赏我。到那个时候,只要您黄家主进入朝堂,咱们两家齐心协力,互相支持,在朝堂上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
黄之水又思考了许久,内心反复权衡着利弊。终于,他再次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说道:“好,我同意你说的。但你最好别耍什么心眼,要是敢有所欺瞒,哪怕你父母修为超凡,我黄家也绝不会善罢甘休,必定和你白家不死不休!” 白黎明见黄之水终于同意,心中顿时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赶忙说道:“黄家主,您放心!我回去之后,马上让大军暂时原地休整,绝不轻举妄动,同时立刻派人快马加鞭传书给陛下,把这边的情况如实禀报。”
渝国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巨大的宫殿穹顶之下,皇帝高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两旁的朝臣们个个神色紧张,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的目光低垂,偷偷观察着皇帝的脸色,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揣测圣意。当白黎明的书信呈到皇帝面前,皇帝匆匆看完,瞬间龙颜大怒。他“嚯”地一下站起身来,双手用力拍在龙椅的扶手上,震得那精美的龙椅都微微晃动。他怒目圆睁,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大声怒吼道:“黄家竟敢杀我大将陆离!他们简直是胆大包天,不把朕放在眼里!朕定要将黄家满门抄斩,踏平广元城,为陆离报仇雪恨!”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内回荡,充满了愤怒与威严,吓得朝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
这时,一旁的太师赶忙从朝臣队列中走出,他身着华丽的朝服,白发苍苍却依旧身姿挺拔。他恭敬地躬身行礼,脸上带着谨慎的神情,小心翼翼地劝说道:“陛下息怒啊!还请陛下暂且消消气,容老臣说几句。黄家的整体实力远远超过陆离一个统帅,如今黄家愿意主动交出兵权,这对我们渝国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陛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广元城以及城中一万兵力,如此一来,我们渝国的疆土得以扩张,军事力量也能大大增强。”太师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抬起头,观察着皇帝的反应,见皇帝的脸色稍有缓和,太师微微欠身,目光诚挚地望着皇帝,接着说道:“陛下,黄家在梁国扎根多年,苦心经营,其势力早已盘根错节,据点更是星罗棋布地分散在梁国各地。这些据点,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一颗颗棋子,若能为我渝国所用,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说到此处,他微微停顿,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局势。 “咱们渝国的暗探,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收集情报,可有些关键信息,总是难以获取。但黄家不同,他们在梁国经营已久,与各方势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据点里必定隐藏着许多我们梦寐以求的情报。我们若能借助黄家的这些据点,再与渝国的暗探相互配合,就好比在周边国家的内部安插了无数双眼睛和耳朵。”太师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皇帝更直观地理解他的意思。 “有了这些情报,我们在今后的战略布局和外交决策上,就能做到知己知彼,占据主动地位。比如说,我们可以提前知晓周边国家的军事部署、兵力调动,从而及时调整我们的防御和进攻策略;又或者了解到他们的外交动向,提前谋划,在外交谈判桌上占据上风。这对我渝国的长远发展而言,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啊!”太师的语气充满了说服力,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 “陛下如果他们不愿归降,那我们必然拿下广元城剿灭黄家,但如今他们求和归降,我们如果依旧出兵攻打广元城,虽说凭借我军的实力,确实能拿下广元城,也能给黄家以沉重的打击。但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广元城必然会在战火中受到严重的损坏,多年积累的财富和民生设施也许都会毁于一旦。而且,两军交战,必定会有死伤,他们归降后都将是我渝国的将士,是守护疆土的战士啊。还望陛下三思。”太师说着,微微低下头,眼中满是忧虑。
皇帝听了太师的话,眉头紧紧皱在一起,心中的怒火虽然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仍未完全消散。他在龙椅前缓缓踱步,脚步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朝臣们的心上。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太师的话,眼神中透露出纠结与权衡。
这时,一位年轻的朝臣壮着胆子站了出来,他身着崭新的官服,神色略显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陛下,太师所言极是。不过,黄家杀害陆离将军,此等恶行若不加以严惩,恐怕难以服众,也会让其他势力小觑我渝国的威严。依臣之见,我们可以接受黄家的归降,但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以彰显我渝国的国法威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