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谊这才突然停下动作,他的眼神中还带着一丝迷茫和凶狠,喘着粗气,仔细看向白黎明,问道:“你怎么会在陆离麾下?你小子到底在这里搞什么名堂?” 二人交谈之际,营帐外依旧喊杀声震天,黄家多名高手在营帐外与大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士兵们的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火光映红了夜空,整个营地陷入了一片混乱。那火光如同恶魔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狰狞的光芒,将整个战场照得如同白昼,却又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白黎明心里一紧,急忙上前几步,靠近黄友谊,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说道:“黄伯伯,您可千万别误会,我真不是陆离的人啊!是皇帝派我随陆离出兵来攻打川国,我才会出现在这儿。您听我说,我真的有办法让你们都安全离开!现在陆离死了,按照军中的规矩,我这个副将就是最高统帅。您挟持住我以此要挟方能安全离开,他们便不会轻举妄动。但我也得跟您说实话,黄伯伯,陛下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攻下广元城,不管换谁当统帅,这广元城都守不住的。您在江湖上闯荡多年,大风大浪都见过,肯定明白这个道理。要是您不相信我,没关系,您现在挟着我离开,去见黄家主,我当面把这些话和他说清楚,您看可行?我绝对不会骗您的,黄伯伯!”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急切地看着黄友谊,眼中满是诚恳,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希望黄友谊能够相信他,带他脱离这个危险的境地。
黄友义听了白黎明的话,心中暗自思量。他心里明白,白黎明说的是实话,如今陆离已死,渝国大军必定会展开疯狂的报复。如果不接受白黎明的提议,他们这些人恐怕都难以活着离开这里。经过一番权衡,黄友义决定先挟持白黎明离开大营。他带着白黎明,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军的追捕,巧妙地利用夜色和地形,时而穿梭在茂密的树林间,时而潜伏在草丛里,终于成功地来到了广元城,见到了黄之水。
白黎明见到黄之水后,立刻急切地说道:“黄家主,这次让黄伯伯挟持我离开营地,就是为了减少黄家在这次刺杀行动中的伤亡。黄家损失越小,今后才越有机会好好发展。如果黄家愿意招降,完全可以避免更多的伤亡。只不过这件事需要您点头同意,再由我去跟陛下请示。现在陆离死了,陛下得知后肯定会龙颜大怒。但我有个主意,或许能解决现在的麻烦,那就是您交出广元城的兵权,以此作为和谈归降的交换条件,陛下肯定会答应的。这样一来,黄家依旧可以在广元城继续发展,就像我白家一样。而且,我还可以在朝堂上为黄家美言,让黄家在渝国朝堂站稳脚跟。”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紧紧盯着黄之水,希望他能接受这个建议。 黄之水心中犹豫不决,他其实早就考虑过求和,但不是以交出兵权这种方式。他看着白黎明,内心开始权衡利弊。交出兵权,意味着黄家将失去对广元城的军事掌控权,这无疑是割舍掉了黄家的一大重要依仗;但或许这样做能换来黄家的平安,为家族保留继续发展的机会。如果拒绝,黄家必将面临渝国大军的疯狂报复,以黄家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抵挡,后果将不堪设想。
白黎明敏锐地察觉到黄之水眼神中的一丝动摇,心中一喜,赶忙趁热打铁。他微微向前倾身,语气更加诚恳地说道:“黄家主,您想啊,你们这次面对二十万大军都能杀了陆离和不少的将领,这事儿要是传出去,整个江湖谁还敢小瞧黄家呢?这足以证明黄家的实力有多强!可咱们也得面对现实啊,渝国这次可是派了二十万大军过来,黄家就算再厉害,想要抵抗守住广元城,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给陛下提供比陆离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样陛下才不会对黄家赶尽杀绝。不然的话,以陛下的脾气,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想尽办法彻底清剿黄家。我知道您和黄家的各位长辈实力都非常高强,在梁国也经营多年,四处都有黄家的地盘。但是您再看看梁国现在的局势,和当初川国被覆灭时几乎如出一辙,用不了多久,恐怕就会被北荒和南夷彻底瓜分。在这样的乱世之下,可得为黄家的未来好好打算!依我的愚见,现在只有投靠渝国,才是最稳妥、最有利于黄家持续发展的选择。只要黄家归降,便能进入渝国朝堂。到那时,咱们白家和黄家相互扶持、彼此照应,共同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有了这层关系,黄家在渝国的发展肯定会比现在更好!”说着,他的眼神紧紧盯着黄之水,不放过对方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眼中满是期待,心底暗暗祈祷自己的这番话能彻底打动黄之水。
黄之水听了白黎明的话,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在宽敞的大厅里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迈得极为沉重,仿佛脚下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自己纠结万分的心。脑海中不断翻涌着白黎明所说的那些话,各种念头如潮水般涌来,让他一时难以抉择。过了好一会儿,黄之水停下脚步,目光直直地看向白黎明,缓缓开口道:“朝堂之中的人向来对我们江湖世家充满偏见,打心眼里看不起我们。你倒是说说,你凭什么保证我黄家入了朝堂就能有更好的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