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走?"
诗妍抬头看见珺弛站在门口,怀里抱着几本书。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诗妍的课桌旁。
"嗯,在想征文的事。"诗妍叹了口气,"时间这个主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如果想写出深意,还要与众不同,可能有点难。
珺弛犹豫了一下,走进教室在她前排坐下:"我...我觉得时间很具体。"
"具体?"诗妍好奇地看着他。
珺弛从书包里拿出那本奇怪的本子,小心翼翼地翻开:"你看,这是我这学期的时间记录。每天24小时,睡眠8小时7分,学习5小时42分,吃饭1小时15分..."
诗妍凑过去看,发现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数据,甚至包括"从教室到食堂步行用时2分38秒"这样的细节。本子的边缘已经有些卷边,显然经常被翻阅。
"你记这些做什么?"诗妍忍不住问。
珺弛推了推眼镜:"为了...更有效率。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但利用率不同。"
诗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时,一张照片从珺弛的本子里滑了出来。珺弛想收起来已经来不及了——照片上是四年级时的班级合影,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连一向严肃刘老师都露出了牙齿。
"这是..."
"时间胶囊。"珺弛的声音更轻了,"我收集了一些...记忆。时间不只是数字,也是...这个。"
诗妍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她从未想过内向的珺弛会用这种方式珍藏回忆。
"谢谢你给我看这些。"诗妍真诚地说,"对我很有启发。"
珺弛腼腆地笑了笑,把照片小心地夹回本子里。两人一起收拾书包离开教室,夕阳把他们的影子融合在一起,又慢慢拉长。
周六早晨,诗妍坐在书桌前,面前依然是一张白纸。她昨晚梦见了珺弛的时间记录本,那些数字像蚂蚁一样爬满了她的梦境。
"妍妍,喝点牛奶。"奶奶推门进来,手里端着冒着热气的杯子。
"谢谢奶奶。"诗妍接过杯子,突然注意到奶奶手腕上的老式手表,"奶奶,这块表你戴了好多年了吧?"
"是啊,"奶奶摸了摸表盘,"这是你爷爷送我的结婚礼物,快四十年了。"
诗妍从没见过爷爷,他在爸爸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奶奶很少提起往事,但今天似乎很有谈兴。
"那时候机械表可稀罕了,你爷爷攒了半年工资呢。"奶奶的眼睛里闪着光,"他说时间是最宝贵的礼物,要好好珍惜。"
诗妍突然想到什么:"奶奶,你有年轻时的照片吗?"
奶奶笑着点点头,从书柜顶层取下一本相册。相册的皮革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但保存得很完好。翻开第一页,一张泛黄的照片映入眼帘——年轻的奶奶穿着碎花连衣裙,站在一棵梧桐树下,笑容明媚如朝阳。
"这是..."
"我二十岁生日那天拍的,"奶奶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就在老家的院子里。那棵梧桐树现在应该很高了吧..."
诗妍看着照片,又抬头看看眼前白发苍苍的奶奶,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时间在奶奶脸上刻下了皱纹,却也让这张老照片愈发珍贵。
"我能借几张照片吗?"诗妍问道,"学校征文比赛,我想写写关于时间的故事。"
奶奶慈爱地摸摸她的头:"当然可以。不过要小心保管,这些都是奶奶的宝贝。"
诗妍选了三四张照片,有奶奶年轻时的单人照,有她和爷爷的合影,还有一张爸爸小时候的全家福。她把照片小心地夹在笔记本里,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成形。
周日晚上十点,诗妍的台灯依然亮着。书桌上散落着草稿纸,橡皮屑和铅笔屑像雪花一样点缀其间。她已经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废纸篓里塞满了团成球的草稿。
妈妈轻轻敲门:"妍妍,该睡觉了。"
"再等一会儿,妈妈。"诗妍头也不抬地说,"马上就写完了。"
妈妈走进来,看到女儿专注的侧脸,不忍心再催促。她悄悄放下一杯热可可,又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诗妍咬着笔帽,重新读了一遍刚写好的段落:
"珺弛的时间是精确的数字,记录在表格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憬珩的时间是流动的沙漏,享受当下的每一粒沙子;翊尧的时间是永不停歇的陀螺,充满活力地旋转着。而奶奶的时间是老照片里的笑容,虽然泛黄却永不褪色..."
她突然知道该怎么结尾了。笔尖在纸上飞快地移动,字迹因为急切而有些潦草,但情感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真挚。
当时钟指向十一点四十分时,诗妍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句号。她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活动了下酸痛的手指,然后郑重地在稿纸顶端写下标题:《时间的礼物》。
以下是诗妍参加征文比赛的作品全文:
《时间的礼物》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珺弛,他有一本神奇的本子,记录着各种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比如"3月15日,解10道数学题用时18分27秒",或者"4月2日,背诵古诗《春望》用时3分41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