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天走后的一个月。
江湖表面上似乎恢复了平静,但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汹涌。
顾渊。
这个名字,深深地刻在天下所有势力的心头。
然而,但恐惧并未带来止戈。
恰恰相反,它催生出近乎疯狂的追逐。
白虎盟的“五行衍阙阵”虽然在顾渊的个人武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但其理念却被各大势力奉为圭臬。
个人武力再强,终究有极限。
但由无数普通武者组成的军阵,却能将力量汇聚,爆发出超越个体的威能。
年后,天下间再度掀起研究武阵的狂潮。
南宋、金国、西夏,乃至更遥远的地方,都在不计成本地投入到这场军备竞赛中。
他们以顾渊为假想敌,无数次在沙盘上推演。
“若以我朝‘虎卫玄甲阵’对上一个月前的顾渊,胜算几何?”
“回禀陛下,若不计伤亡,以三千虎卫结阵,或可将其内力耗尽。但若他动用那柄神兵……”
“又是那柄神兵!”
类似的对话,在无数个宫殿与大帐中上演。
结论总是惊人的一致:
武阵或许能对抗宗师,甚至是大宗师,但面对手持神兵、实力深不可测的顾渊,谁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
于是,在疯狂研究武阵的同时,另一股寻宝的热潮也悄然兴起。
天下间,是否还有堪比“凤渊强”的神兵利器?
无数探子、玩家、江湖散人,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涌向各地的名山大川,古墓遗迹,希望能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机缘。
整个江湖,因为顾渊一人,被彻底搅动。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外,却也有一方净土,似乎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纷扰。
嵩山,少林寺。
自从上次被顾渊一人一枪搅得天翻地覆,颜面尽失后,新任方丈三德便下令封山,谢绝一切访客。
往日香火鼎盛的千年古刹,如今变得门可罗雀。
一间偏僻的练功房内,回荡着“砰、砰”的闷响。
两个年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正拿着青砖,一下一下地往自己脑门上拍。
其中一个少年身形略显瘦削,眉目清秀,他神情专注,每一次拍击都用上了十足的力气,额头已是一片红肿。
另一个则壮实一些,英姿勃发,他拍了几下,就龇牙咧嘴地停了下来。
“哐当!”
壮实少年将青砖扔在地上,一屁股坐下,揉着发懵的脑袋。
“君宝,你说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董天宝语气里满是抱怨,“天天拿这破砖头砸脑袋,我感觉我都要变傻了!” “练这铁头功,连山门都出不去!”
名叫张君宝的清秀少年停下动作,默默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董天宝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眼睛里闪着光。
“我听厨房的师兄偷偷说,现在外面可热闹了!”
“那个叫顾渊的大魔……咳,大高手,一个人就让整个天下都乱了套!”
“蒙古人、宋国人,还有咱们大金的官家,都在学一种叫‘武阵’的东西,听说几百个武功差的人凑一起,就能打败宗师!” “可那顾渊,一个人就破了上万人的武阵!”
张君宝的呼吸微微一滞。
他只是个在少林寺打杂的俗家弟子,这些事情离他太遥远了。
“还有还有!”董天宝说得更起劲了,“他们说,那个顾渊,现在就是天下第一!” “连东邪黄药师和北丐洪七公联手都打不过他!”
“君宝,你说,一个人,真的能厉害到这种地步吗?”
这一次,张君宝停下了手中的活。
他抬起头,望向练功房外西方的天空,那里是中原的方向。
一个人……真的能厉害到这种地步吗?
他的心中,仿佛有一颗种子,被这句话浇灌,悄然破土发芽。
他不懂什么武阵,也不懂什么天下大势。
但他知道,那种以一人之力,压得天下俯首的景象。
光是想一想,就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忍不住沸腾起来。
“或许……可以吧。”张君宝轻声说道,他不是很确定。
董天宝嘿嘿一笑,一拳锤在他肩膀上:
“我就知道你也想!什么狗屁祖训,清规戒律!”
“我董天宝的志向,是加官进爵,出人头地!而不是在这破地方天天砸脑袋!”
他站起身,学着说书先生的模样,指点江山。
“等我以后发达了,也学那顾渊,一人一枪,打遍天下!”
“到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谁敢不服,一枪挑了!”
张君宝看着好友意气风发的样子,眼神有些飘忽,似乎也沉浸在了那样的幻想中。
就在这时,董天宝悄悄地捡起地上的青砖,目露狡黠。
“君宝,你说咱们什么时候才能下山啊?”
他一边问着,一边悄无声息地绕到张君宝身后。
“砰!”
一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响亮的闷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