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大树林之中,号角声齐鸣,转出大将魏延,引着数百名手持挠钩套索的蜀军士卒,将陷坑团团围住。蜀军士卒一拥而上,将坑中晕头转向的孟获等人,一个个如同拖死狗一般拖拽出来,用早已准备好的粗大绳索,捆绑得结结实实,动弹不得。
孔明这才从容来到先前蜀军在南岸的旧寨之中。此时,战斗早已结束,大部分蛮兵或死或伤,或已四散奔逃,回归各自洞寨去了。只有少部分走投无路,或是被蜀军威势所慑的诸甸酋长和洞中丁壮,选择了投降。孔明下令招安这些降兵,依旧是以酒肉好生款待,用温言抚慰,然后将他们尽数释放回家,其“仁德之风”再次播撒。那些被释放的蛮兵,亲身体验到孔明的“宽宏大度”与蜀军的“秋毫无犯”,无不嗟叹感怀,对孔明的“敬畏之心”又加深了一层。
少顷,张翼已将孟获之弟孟优解到。孔明看着孟优,略带惋惜地训诫道:“孟优啊孟优,你兄长孟获愚昧执迷,不识天数,你身为其弟,理应好言劝谏,助其改邪归正,才是兄弟之道。如今,他已被本相擒获了四次,还有何等颜面,再见南中父老乡亲?你亦同流合污,助纣为虐,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孟优被孔明一番话说得满面通红,羞愧难当,伏在地上,连连叩首,乞求孔明饶他一死,其“悔恨求饶之意”十分真切。孔明道:“本相要杀你,亦不在今日。且饶你一条性命,回去之后,好生劝说你的兄长,莫要再执迷不悟,自取灭亡!”说罢,命武士解去孟优的绳索,将其释放。孟优泣不成声,拜谢而去。
过不多时,魏延已将五花大绑的孟获押解至中军大帐。孔明见孟获兀自怒目而视,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不由得大怒,厉声喝道:“孟获匹夫!你今日又被本相擒获,还有何话可说!还敢不服吗!”其“威严之意”如山岳压顶。
孟获却依旧强项,梗着脖子道:“哼!吾今日不过是再次误中了你的奸计,并非战场上真刀真枪输于你!便是死,吾也不瞑目!”其“顽抗之意”丝毫未减。
孔明见他如此冥顽不灵,更是怒火中烧,厉声喝叱左右武士:“将此冥顽不灵之徒,与我推出帐外,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武士得令,如狼似虎般上前,便要将孟获拖出。孟获见孔明真的动了杀机,却反而毫无惧色,他猛地回头,死死盯着孔明,大声吼道:“诸葛亮!你若有种,便再放我回去一次!我孟获对天发誓,若能逃得性命,必然要报此四番被擒之奇耻大辱!让你知道我南中勇士的厉害!”其“宁死不屈之意”倒也令人有几分侧目。
孔明听了孟获这番话,脸上的怒容忽然尽去,反而仰天大笑起来。他挥手止住武士,再次下令为孟获松绑,依旧赐酒压惊,并让他坐在帐中。孔明和颜悦色地问道:“孟获,本相已经连续四次以礼相待于你,你为何却始终不肯心服,一再与我大汉为敌?”
孟获兀自不忿道:“哼!我孟获虽然是化外之人,但也知道光明正大!不像丞相你,专好使这些阴谋诡计,背后算计!我堂堂南中之王,岂能心服于你这等奸诈之徒!”
孔明听了,也不与他争辩,只是微微一笑,问道:“好!既然如此,本相便再放你回去一次!你可还能再与本相一战否?”
孟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敢置信的光芒,随即又燃起“复仇的火焰”,他昂然道:“丞相若当真有此胆魄,敢再将我孟获放虎归山,我孟获便在此立誓!若下次丞相还能凭真本事将我擒获,我孟获便倾尽全洞之心,献出所有珍藏宝物,犒赏三军,并率领南中所有部族,向大汉天子宣誓效忠,永世不敢反叛!若违此誓,教我孟获不得好死!”其“赌咒发誓之意”十分郑重。
孔明听罢,便笑着命人送孟获离去。孟获心中虽然对孔明这般做法惊疑不定,但能重获自由,自然是欣喜万分,拜谢之后,匆匆离去。
于是,孟获又招聚了先前被蜀军击溃、逃散在各洞的残余壮丁数千人,心怀着无比的屈辱与复仇之念,向着南中更深远的腹地,迤逦而行,准备寻找更为险峻、更为隐秘的巢穴,以图东山再起。
早早行进了数日,忽见前方尘土飞扬,一支人马迎面而来。孟获正自惊疑,待那队人马走近,却发现为首的正是其弟孟优。原来孟优被释放之后,亦不甘心失败,竟也暗中收拾了一些残兵败将,正要前来寻找其兄,共商报仇之事。兄弟二人劫后重逢,不由得抱头痛哭,互相诉说着前番兵败被辱的惨状,其“悲愤之意”难以言表。
孟优抹了抹眼泪,对孟获说道:“兄长,我军屡次败于诸葛亮之手,蜀军兵精将勇,其‘军威煞气’非同小可,那诸葛亮更是诡计多端,其‘智谋之意’神鬼莫测,我等实难与其正面抗衡。依小弟之见,如今之计,只有暂时退避,寻一处易守难攻的险峻洞穴,深藏不出。蜀军远道而来,不耐我南中暑热与‘瘴疠之气’,待其‘军士疲惫之气’积聚,粮草不济,自然会退兵。到那时,我等再相机行事,或可有转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