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勤王室边军腾煞气 报父仇孟德蓄怨毒

作品:三国野史!|作者:天字第一等|分类:历史|更新:2025-05-24 05:12:30|字数:16844字

荀彧、程昱等谋臣知晓屠城必将积累无边怨煞,反噬自身气运,纷纷劝谏,但此刻的曹操已被仇恨冲昏头脑,根本听不进去。

陈宫,曾为曹操旧部,与陶谦亦有交情。闻讯后,不顾前嫌,星夜赶来。

“明公!”陈宫见曹操一身缟素,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黑沉煞气,心中一凛,仍是开口,“听闻明公欲兴兵屠戮徐州百姓以报父仇?某特来进言。陶恭祖乃仁厚长者,非见利忘义之徒。尊父遇害,实乃张闿之恶,非陶公之罪!况且,州县无辜之民,与明公何干?如此滥杀,必引天怒,徒增怨煞,于明公大业不利啊!望三思!”

曹操霍然转身,双目赤红如血,射出的“意”冰冷而残忍:“公台!昔日你弃我而去,今日有何面目再来见我?!陶谦老匹夫,杀我满门!此恨!此仇!唯有血债血偿!我誓要将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要让整个徐州化为焦土!至于什么怨煞,什么天怒!我曹操何惧?!你若再为那老贼饶舌,休怪我连你一并斩了!”

陈宫感受到曹操那不容置疑、浸透了怨毒煞气的决心,心中悲凉,长叹一声:“唉,话不投机……吾亦无颜再去见陶恭祖了。”他黯然离去,策马投奔陈留太守张邈。

曹操大军出征,杀气腾腾。所过郡县,曹军在曹操那充满复仇意志的命令下,果然大肆杀戮平民,发掘坟墓以泄愤。一时间,徐州北部血流成河,尸骨遍野,哭嚎震天,大量的怨煞之气升腾,使得天空都仿佛蒙上了一层灰暗。

消息传到徐州,陶谦听闻曹军暴行,知是为己之过,致使百姓遭此无妄之灾,捶胸顿足,老泪纵横:“是我获罪于天,累及徐州百姓受此劫难啊!”他急忙召集众官商议对策。

部将曹豹倒是煞气颇盛,主动请战:“主公勿忧!曹兵虽众,未必能破我坚城!某愿率本部兵马,与那曹贼决一死战!”

陶谦无奈,只得率领州兵出城迎敌。远远望去,曹军旌旗蔽日,阵列森严,中军两面巨大的白旗,上书“报仇雪恨”四个血红大字,散发着浓烈的死亡气息。

曹操匹马出阵,依旧身穿缟素,扬鞭怒骂,其声灌注着怨毒的“意”,如针一般刺向陶谦。

陶谦出马,强自镇定,欠身道:“孟德,昔日好意相待尊父,托付张闿护送,实欲结好。岂料那贼徒包藏祸心,酿成惨剧,实非谦之本意。望明公明察……”

“住口!老匹夫!”曹操厉声打断,周身煞气翻涌,“杀我父,还敢巧言令色!左右!谁与我生擒此獠!我要亲手剜出他的心肝!”

夏侯惇应声而出,手持长枪,煞气凛然,直取陶谦!

陶谦大惊,慌忙回阵。曹豹挺枪跃马,截住夏侯惇,二人战在一处。枪来戟往,煞气碰撞,劲风四溢。

就在此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地变色!这突如其来的异象,远超寻常风暴,更像是由战场上急剧攀升的煞气与怨念引动的天地之怒,或是某种力量的介入。两军阵脚皆乱,只得各自鸣金收兵。

陶谦退回城中,面色惨白,心知曹操势大,又有如此怨毒执念,徐州危在旦夕。他环顾众将,声音嘶哑:“曹军势不可挡,皆因老朽之过。为救徐州满城生灵,吾当自缚出城,任凭曹操处置……”

他话未说完,堂下一人昂然出列,其人眼神明亮,气度沉稳,隐隐有不同于武将煞气的清明“意”流转:“府君不可!您久镇徐州,深得民心。今曹兵虽众,但其行屠戮之事,怨煞缠身,未必真能持久。我城池坚固,府君与百姓只需坚守,万勿轻出。某虽不才,愿献一计,或可令那滥杀无辜的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闻言皆惊,纷纷看向此人。此计若何?能否化解这滔天怨念与血海深仇?

正是:本为结好成深怨,绝境忽现有智星。

欲知此人是谁,计将安出,且看下文分解。

喜欢三国野史!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野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野史!》,方便以后阅读三国野史!第10章 勤王室边军腾煞气 报父仇孟德蓄怨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野史!第10章 勤王室边军腾煞气 报父仇孟德蓄怨毒并对三国野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