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王卫二刘傅传(六)

作品:白话三国志|作者:诗韵拾梦人|分类:历史|更新:2025-05-24 16:21:56|字数:7360字

司马彪在《战略》中详细记载了傅嘏的这段回答,比傅嘏本传中的记载更加详细。司马彪说:嘉平四年四月,孙权去世。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等人上表请求征讨吴国。朝廷因为三位将军的计划不同,下诏询问尚书傅嘏。傅嘏回答说:“过去,夫差战胜齐国和晋国,威震中原,但最终还是在姑苏被灭;齐闵王开辟领土,兼并其他国家,开辟了千里疆域,但最终还是被颠覆。有好的开始,不一定有好的结局,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事例所证明的。孙权在打败蜀国、吞并荆州之后,志得意满,对忠良之士进行残酷的迫害,甚至牵连到他们的后代,他的罪行已经到了极点。宣文侯(司马懿)早就看到了混乱和灭亡的迹象,制定了宏大的战略计划,准备大举进攻。如今孙权已经去世,他把孤儿托付给了诸葛恪。如果诸葛恪能够纠正孙权的苛政,减轻百姓的苦难,让百姓在新的政策下暂时安逸,那么吴国上下就会齐心协力,有同舟共济的意识。虽然他们最终可能无法自保,但至少可以在长江以南苟延残喘。王昶等人中,有人提出要乘船直接渡过长江,横行江南,收复失地,利用敌人的粮食;有人提出要四路并进,用武力攻击敌人,利用内部矛盾,等待敌人崩溃;还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垦边境土地,占领战略要地,积累粮食,等待时机进攻。这三种策略都是对付敌人的常规方法。然而,如果不能抓住时机,就会留下后患。自从我们开始准备军事行动以来,已经三年了,但我们的军队并不是用来突然袭击的。敌人失去了首领,他们的利益在于退守。如果他们准备船只,占领战略要地,清理田野,以防止突然的攻击,那么横行的计划就很难成功。敌人作为敌人已经存在了近六十年,他们的君臣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吉凶祸福。如果诸葛恪能够消除弊端,让国家恢复健康,那么我们期待的吴国崩溃就不会很快到来。现在,我们的边境守军与吴军相隔较远,吴军防御严密,我们的间谍无法进入,我们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无异于冒险,先作战后求胜,这不是保全军队的上策。只有大规模开垦边境土地,才是最稳固的策略。可以下诏让王昶、胡遵等人选择战略要地,仔细安排部署,同时让三路军队同时前进。这样可以夺取肥沃的土地,让敌人回到贫瘠的土地上,这是第一点;我们的军队在边境之外,敌人无法骚扰,这是第二点;我们可以招揽附近的百姓,每天都有人投降,这是第三点;我们可以设置远距离的防御,敌人无法渗透,这是第四点;敌人退守后,我们的防御就会更加深入,开垦土地就会更加容易,这是第五点;我们可以依靠积累的粮食,士兵不需要运输补给,这是第六点;我们可以随时听到敌人的弱点,迅速进行讨伐,这是第七点。这七点是军事行动中的紧急任务。如果不占据这些要点,敌人就会占据优势;如果占据这些要点,利益就会归于我们,这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敌人的堡垒相互逼近,形势已经形成,智勇双全的人可以施展才华,巧妙的策略可以发挥作用。我们可以制定策略,了解敌人的得失;我们可以进行角力,了解敌人的优势和不足。敌人的虚实,将无处遁形。如果以小敌大,就会劳民伤财;如果以贫敌富,就会财政枯竭。因此,‘敌人疲惫时可以让他们更加疲惫,敌人饱食时可以让他们饥饿’,这就是所谓的道理。然后,我们可以大规模训练士兵,用强大的力量震慑敌人,用丰厚的赏赐招揽敌人,用多种策略迷惑敌人。通过意想不到的道路,利用敌人不戒备的机会;在三年内,我们可以左右夹击,敌人一定会像冰一样融化,像瓦片一样破碎,我们可以轻松地接受他们的失败,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过去,汉朝历代都担心匈奴,朝臣和谋士们早朝晚归,武将们主张征讨,文官们主张和亲,勇敢的士兵们渴望战斗。因此,樊哙曾表示愿意带领十万大军横行匈奴,但季布当面指出了他的错误。李信曾要求带领二十万大军独自对抗楚国,但最终还是让秦军蒙羞。现在,有些将军提出要越过长江,进入敌人的领土,这和过去的情况是一样的。凭借陛下的圣德,辅佐的忠诚和贤能,明确的法律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在全胜之地制定战略,用长鞭驱赶敌人,敌人的崩溃是必然的。因此,兵法说:‘让敌人的军队屈服,而不是通过战斗;攻占敌人的城市,而不是通过攻击。’如果放弃必然胜利的策略,而选择不一定成功的道路,这确实是愚臣所担心的。因此,大规模开垦边境土地,逼近敌人的策略是最长的。”当时,朝廷没有采纳傅嘏的建议。当年十一月,皇帝下诏让王昶等人征讨吴国。五年正月,诸葛恪进行了抵抗,在东关大败魏军。

后来,吴国的大将诸葛恪刚刚攻破东关,乘胜扬言要进攻青州和徐州,朝廷准备进行防御。傅嘏认为:“淮海地区不是敌人轻易可以通行的道路,而且过去孙权曾派兵入海,结果船只漂泊沉没,几乎没有一个人幸存。诸葛恪怎么敢倾尽全力,把生命寄托在汹涌的海浪中,以求侥幸成功呢?诸葛恪最多只会派遣一些熟悉水军的偏将,乘船沿着淮河溯流而上,虚张声势,威胁青州和徐州。而诸葛恪自己则会集中兵力,进攻淮南。”后来,诸葛恪果然进攻新城,但未能攻克,只得退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白话三国志》,方便以后阅读白话三国志第202章 王卫二刘傅传(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白话三国志第202章 王卫二刘傅传(六)并对白话三国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