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
随着终场铃声响起,八十七号工作台的菜品被整齐地送往评委席。
周记川味馆里,街坊们屏息等待。
电视画面切换到评委品尝环节。当主评委用筷子轻轻拨开陈皮鸭的瞬间,周卓猛地坐直了身体。
"这刀工..."他喃喃自语,"臭小子,还真学会了。"
画面中,评委们品尝后交换着惊讶的眼神。那位认识周卓的老评委甚至偷偷擦了擦眼角。
"经过评审团一致认定,"主持人高声宣布,"八十七号团队,成都周记川味馆,成功晋级六十四强!"
小小的川菜馆瞬间炸开了锅。街坊们欢呼着把周卓抛向空中,老爷子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偷偷抹眼泪。
"轻点!老子腰不好!"
比赛现场,杨龙握紧了口袋里的小布包。
这只是开始。
国家会议中心的灯光如白昼般明亮,六十四强对决的分组表在大屏幕上缓缓滚动。当"成都周记川味馆VS成都盘飧府"的字样定格时,杨龙听到身后传来"咔嚓"一声——豆苗手中的筷子被她生生捏断了。
"冤家路窄啊..."砂时计眯起眼睛,目光穿过人群,锁定在对面准备区的肖扬身上。那个曾在周记川味馆轻描淡写一句"差强人意"就否定他们心血的年轻人,此刻正优雅地擦拭着厨刀,仿佛早已胜券在握。
肖扬似乎感应到了视线,抬头冲他们微微一笑,做了个口型:"抱歉了。"
"他什么意思?"豆豆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围裙。
"意思是遇到他们算我们倒霉。"陈冰冷哼一声,"盘飧府连续五年西南赛区冠军,去年全国大赛八强。"
杨龙盯着分组表,掌心渗出细密的汗珠。比赛规则很残酷:每队出三道菜,由七位评委盲品打分,总分高的晋级。一道菜的失误就可能葬送整个团队的努力。
"用'神仙鸭'。"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第三道菜,用我们改良后的'神仙鸭'。"
众人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用对方最擅长的菜击败对方,这才是最痛快的复仇。
"前两道菜呢?"陆子浮快速记录着战术安排。
"豆豆打头阵,'千丝万缕虾'。"杨龙看向妻子,"你的刀工最稳,能镇住场面。"
豆豆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第二道..."杨龙的目光扫过众人,停在砂时计身上,"大小姐,你的'霜糖水晶芋头'。"
砂时计眼睛一亮:"终于轮到本大厨露一手了!"
猫头鹰皱眉:"甜品?受众比较小吧。"
"我们要相信自己。"杨龙敲定方案,"前两道尽全力,最后用神仙鸭决胜负。"
比赛铃声响起,第一轮对决开始。
豆豆站在工作台前,面前摆着一盆活蹦乱跳的基围虾。她先是将虾放入冰水混合物中,低温让虾进入休眠状态。接着左手按住虾身,右手持一把特制的超薄刀片,从虾背第三节处轻轻划入——
"她在做什么?"观众席有人小声问。
"脱壳不断尾。"前排的老饕解释道,"虾肉要完整取出,尾巴那节壳得留着当装饰。"
豆豆的动作行云流水,转眼间二十只虾全部处理完毕。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绝活——将每只虾肉平铺在砧板上,用刀尖从中间剖开但不切断,形成蝴蝶状。然后刀锋倾斜,以几乎与砧板平行的角度下刀,将虾肉切成薄如蝉翼的片,却要保持底部不断,形成"千丝万缕"的效果。
"这刀工..."评委席上一位白发老者戴上老花镜,"没有十年功夫下不来。"
与此同时,对面的肖扬团队正在制作"卤味十三拼"。各种内脏在秘制卤水中沉浮,香气渐渐弥漫开来。看似粗犷,实则暗藏玄机——每种食材的卤制时间精确到秒,鸭舌脆嫩,牛肚弹牙,层层叠叠的味觉体验。
豆豆的虾肉此时已裹上一层薄如蝉翼的脆浆。她将油锅升温至180度,用筷子夹住虾尾,轻轻浸入热油中。虾肉遇热瞬间绽放,千万条细丝如同菊花瓣般舒展,在油锅中形成一朵朵金黄色的"虾花",而尾巴上的壳则像花茎般挺立。
"时间到!"
两队的菜品同时呈上评委席。
"周记川味馆,'千丝万缕虾',请品尝。"
七位评委依次夹起虾花。入口的瞬间,外层酥脆的面衣破碎,里面千万条虾肉丝却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弹性,鲜甜的汁水在齿间迸射。更妙的是底部蘸料——豆豆用周卓教的配方,将青柠汁、鱼露和香茅调成东南亚风味的酸辣汁,既解腻又提鲜。
"盘飧府,'卤味十三拼'。"
评委们转向另一道菜。十三种卤味排列成精美的图案,每种食材都呈现出完美的火候。特别是那道鸭舌,软糯中带着脆劲,卤香深入骨髓。
计分器闪烁良久,最终显示:
周记川味馆 89.6分
盘飧府 88.3分
"险胜!"豆苗差点跳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